40后企业家已年过70,有人已离去,有人

白癜风医院在线诊室 http://m.39.net/pf/a_7357149.html

龙溪

来源

商业传奇

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家元年,到现在已经36年。当初创业的企业家是解放后第一代真正的企业家,被统一称为“84派”。其实,很多人创业可以追溯到更早一些,算下来,第一代企业家多为40后,如今已年过70年。

不得不承认,这一代人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后浪”已经涌来。

回头来看中国40后企业家们,他们生于战乱年代,经历过众所周知的狂热而非正常年代,改革开放后,属于先知先觉,敢试敢干。有人成为首富,有人打造出商业帝国;有人已经离开人世,有人已经退休;也还有的,仍然是企业的掌舵者。

1、已经离去代表人物:鲁冠球、张士平

金庸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这话句用在第一代企业家中,再贴切不过。

代表人物是鲁冠球和张士平。

鲁冠球是浙江萧山人,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是他一个从小就死活不想种地的农民。15岁时,鲁冠球辍学,到城里当打铁学徒,学成后进入一家国有工厂工作。他运气不太好,3年后,工厂精简,他失去了工作。他仍然不愿意老实种地,在镇上开了一个铁匠铺,给附近的村民修镰刀、锄头等。

年,政策有所松动,允许公社建农机修配厂。24岁的他和6名农民一起凑了元,在家乡创办起了宁围公社农机厂,从饲料机上的榔头,到拖拉机上的尾轮叉,什么都做。

在那个干什么都需要指标的年代,社办企业没有指标,他只能骑着自行车到杭州市里大街小巷跑,收废旧钢材,有时候在国营大厂的门外候一整天,为的是等着捡厂里把不要的废钢管、旧铁线扔出来。

9年之后,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他在厂前挂起了宁围农机厂、轴承厂、链条厂等七八块牌子,其实都是一个厂子。

年,他在一则国家统计信息里看到汽车运输指标达到5.4吨的信息,他敏感地意识到,汽车里面有着巨大的商机。于是,他把厂门前的几块牌子都摘下来,只保留了一块“萧山万向节厂”。这就是浙江万向集团的前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万向集团是中国最著名的乡镇企业,鲁冠球被称为中国商界常青树,获荣誉无数。

年,鲁冠球去世。第二年,他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他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年的胡润百富榜上,其接班的儿子鲁伟鼎家族财富达亿元。

鲁冠球曾说“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他确实战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山东的张士平经历与鲁冠球不完全一样。

他年出生在山东滨州的邹平县,初中毕业后,十几岁的他就到当地一家棉油厂扛棉花包,能扛着百斤重的棉花包健步如飞。

年,他任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厂长,仅用了几年,就使这家小厂成为全国供销系统效益最好的企业。

随后,全国棉花大萧条,年,他建起了毛币厂,这是日后魏桥集团的雏形。九十年代,全国纺织行业大砸锭,他反而大量收购,很快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企业,随后又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企业。随后,魏桥集团又进入电解铝行业,魏桥集团旗下的宏桥很快又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业企业。

30多年,张士平打造出两个世界第一,企业年营收入超过亿元。他因此多年连续稳坐山东首富宝座。

年,张士平去世。前一年,他已将魏桥帝国交给自己的儿女。

除了鲁冠球、张士平,已经去世的老一代企业家还有很多,如年出生的褚时健、年的马胜利,他们都曾是中国企业界的风云人物。

2、有人已经退休代表人物:柳传志、何享健

提到84派,不得不提柳传志,他是中国84派的典型代表,事实上,84派的概念也是他在一次会议上率先提出的。

人们对柳传志已经耳熟能详了,他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被称为中国企业界的教父。

柳传志生于年,原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一名研究员,年创办了联想,打造出中国曾经的第一IT企业、第一民企,收购了IBM的PC业务,后来又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

他曾患过癌症,但自己挺了过来,而且没有因病而退休。

直到年,他才正式退休。

由于当年的“柳倪之争”——联想公司的两大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之争,他一直是争议人物。近年来,他和联想又被拿来与任正非、华为对比,而引起不小争议。

世间功过本来就很难说清楚,任何事都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中去评判。对于争议,柳传志显得相对豁然大度,曾正面回应过,但并没有耿耿于怀。

另一位退休的是美的创始人何享健。

他年出生于在广东顺德,创业经历与鲁冠球非常相似。

早于鲁冠球一年,年5月,他与23位农民凑了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当时他们也是什么都生产,年后开始生产电风扇,90年代开始生产空调。目前,美的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空调生产企业之一,与格力一起并称中国空调的双雄。

当年,美的集团与鲁冠球的万向集团一起,是中国乡镇企业的代表,曾作为改制后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乡镇企业。

年,何享健退休。

他没有将拉力棒传给自己的儿女,而选择了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方洪波是安徽人,年代南下广东,在美的做一名普通的内刊编辑,被何享健发现并赏识,一步步成为接班人。

把自己辛苦打下的商业帝国交给“外人”而非儿女,何享健的开明,在中国是极为少见的。事实上证明他眼光独到,方洪波接掌美的后,美的反超格力,去年的营业收入超过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

何享健也收获了巨大的财富,在年胡润百富榜上,他的财富达亿元,排中国富豪榜第4位。

3、有人仍在坚持代表人物:宗庆后、任正非、曹德旺

如今仍坚持在一线的40后企业家还有很多,娃哈哈的宗庆后、华为的任正非和福耀集团的曹德旺,是典型代表。

任正非也是外界很熟悉的一位企业家。他年出生在贵州,年轻时经历相当丰富,后到南方一家石油企业工作,因工作失误导致企业损失多万元,自己被开除,无奈自己创业——创办了华为。

如今,华为已经是中国第一民企,年的营业收入超过亿元,而且华为是大且强,是中国技术立企的标杆。关于华为,不用多介绍了。

如今已经76岁的任正非仍没有退休的打算,而且华为正值多事之秋,他仍是华为的精神领袖,是抵挡风雨的支柱。

宗庆后出生于年,浙江杭州人,初中毕业后就到舟山一个农场工作,此后多年转辗于多个农场。年,他才回城,顶替母亲,成为一所学校校办纸箱厂的推销员。

年,已经42岁的他承包了校办企业经销部,从蹬三轮卖冰棍开始,正式创业。后来,他们从一位教授手里买来配方,研发出一种饮料,就后来的娃哈哈。

宗庆后最出名的两件事,一是在“达娃之争”中,战胜法国的达能;二是两度成为中国首富,分别是年和年。相比其他企业家,他在营销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堪称另类而传奇,比如他不设副总,至今什么事仍亲历亲为,很多时间亲自跑市场一线。至今,他每天仍工作十多个小时。

近年,围绕他比较多的新闻是何时交接班,其独女宗馥莉已经成为网红级富二代,不过,她是因为工作,宗馥莉也是一位工作狂,企业强人。

曹德旺是中国最具个性而且最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之一。他出生于年,因家境贫穷,9岁才上学,14岁又被迫辍学,之后随父亲一起贩卖烟丝等,做些小生意。

年,曹德旺到家乡福州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这家玻璃厂主要生产水表用玻璃。几年后,年,他承包了这家连年亏损的乡镇小厂。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汽车玻璃非常贵,而且国内生产不了,就决定生产汽车玻璃。如今,福耀集团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企业,全球几乎所有汽车厂家,都是他们的客户。

曹德旺有两点被外界所熟知,一是敢说敢言,自称“就是这么张扬”,因为“钱来正”,不怕,曾因说到中国的税负问题而引起争论,但他公开呼吁,不要给大企业减税,而是直接给小微企业免税;二是他大力做慈善,截至目前,他捐赠善款超过了亿元,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他捐赠现金1.4亿元,还从欧洲等采购了数千万元的抗击疫情医疗物资,运回国内。

到目前为止,曹德旺也没有交班之意。

除了这3人,目前仍在岗的40后企业还有很多,如年出生的尹明善,仍支撑着正处于危机中的重庆力帆;甚至还有出生于年的周家礽,前几年还带领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最老创业天团”开始创业。等等。

“后浪”涌来,他们依然是中国企业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你怎么看中国的第一代40后企业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6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