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人离开总有人到来,时代更替,人才层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离开总是让我们久久不能平复。因为他们是值得被世界记住的英雄。当然,他们的离去只是身体不存在于世上而已,他们的精神和灵魂,他们为这个世界带来的贡献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细数公元年去世的这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第一位:程开甲(年8月3日-年11月17日)
程开甲,男,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江苏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年8月3日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祖籍徽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正军职常委、顾问。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第二位:彭司勋(年7月28日-年12月9日)
彭司勋,湖南省保靖县人,土家族。药物化学家和药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年国立药专(今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药学组召集人,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领导协调小组顾问等职。年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司勋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国制药化学、药物化学专业早期创建人之一。年12月9日6时50分,彭司勋在南京逝世,享年岁。
第三位:戴复东(年4月25日-年2月25日)
戴复东(.4.25-.2.25),汉族,出生于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市人,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年7月,戴复东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年,分配到同济大学任教;年2月25日上午,因病医医院逝世,享年91岁。戴复东作为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在半个多世纪里,主持设计了近百项工程。戴复东夫妻二人一起设计了很多作品,比如武汉东湖梅岭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宿舍、杭州华侨饭店方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建筑群等。
第四位:饶宗颐(年8月9日-年2月6日)
饶宗颐(年8月9日-年2月6日)男,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潮州。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他曾获多项奖誉、荣誉博士及名誉教授衔,包括法兰西学院儒林汉学特赏、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华人荣誉人文科学博士、中国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政府大紫荆勋章,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年2月6日凌晨,饶宗颐在香港逝世,享年岁。
第五位:李连达(年7月24日-年10月18日)
李连达,男,辽宁省沈阳市人,中药药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曾任中医院基础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委员会副主任,中医院研究员及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年10月18日,李连达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首次建立中国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得到学术界及官方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建立一些新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成为全国应用的标准方法,使中药研究与新药审评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及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为推动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发展及中医药研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创“中药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心导管移植治疗冠心病”新疗法,解决了供体困难、排异反应、开胸手术风险、费用昂贵及伦理道德等难题。
第六位:林祥棣
林祥棣(年2月8日—年7月29日),江苏南通人,光电技术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年林祥棣从南通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光学仪器专业;年本科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所系统工程总体组组长;年到四川省大邑县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先后担任科技负责人、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年出任西南科技大学校长(任期至年);年被聘为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被聘为四川大学国防科技研究院院长;年7月29医院逝世,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