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扎根本土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安徽肥西农商银行始终以支农支小为己任,充分发挥小法人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创新推广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在普惠金融机制、体制建设方面深入探索,突破传统信贷模式的限制,构建了“线上化、标准化、综合化”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全力打造“全能银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做深做细、落地生根。
安徽肥西农商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支农支小为己任,保持业务发展定力,确保普惠金融方向不动摇,充分发挥小法人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不断创新推广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在普惠金融机制、体制建设方面深入探索,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打造“全能银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做深做细、落地生根。
图为肥西农商银行开展“中国梦支付情”为主题的支付结算宣传活动。
坚持普惠金融路线
金融有效供给显著提升
完善基础金融服务。肥西农商银行一方面织密“物理服务网”,在覆盖县域范围基础上,持续推进“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圈建设并下沉到村,增设了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便民服务和金融扶贫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的“金农信e家”,乡村居民获得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电子服务网”,顺应乡村综合化服务趋势,不断加强与电商、政务、社区、便民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手机银行为抓手,积极推广“金农·易贷卡”“金农信e付”“金农信e贷”“金农商e贷”“金农企e贷”等产品,让金融服务更完善。截至2月末,该行累计发展手机银行25.06万户,累计发展“金农信e付”商户万户,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94.89%,累计发放“金农信e贷”8.28亿元,“金农商e贷”4.47亿元,“金农企e贷”2.68亿元。全行45个物理网点,9个“金农信e家”综合金融服务室、台ATM自助设备,覆盖全县行政村,真正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
图为肥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征一(右)走访慰问困难群体。
全力推进信贷改革。为扩大服务半径,肥西农商银行全面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对全辖网点开放信贷业务,将信贷服务触角延伸到肥西县各乡镇;不断优化信贷流程,实施线上审查审批,提高信贷办理的效率;将长期被传统信贷服务边缘化的金融弱势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为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地区农户、城镇创业与再就业人员提供信贷服务,解决此类客户“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客户经理后备梯队建设,以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提升全行客户经理能力和水平,为提升全行信贷服务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图为肥西农商银行与肥西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开展不动产登记合作业务。
坚守支农支小定位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肥西农商银行在产品创新上不断突破传统信贷模式的限制,打造了“线上化、标准化、综合化”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以“金农·易贷卡”为载体,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做优“农家乐”“商家乐”“融e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业务,全力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认真落实政府惠民政策,相继推出“创业贷”“道德贷”“助学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为辖内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先后推出“惠微贷”“科技贷”“税融通”“标准厂房按揭贷款”等一系列标准化产品,积极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图为年1月25日,肥西农商银行举办“精诚合作、携手共赢”民营企业新春恳谈会。
大力支持农村新兴产业发展。肥西农商银行践行为农服务使命,积极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及时满足他们的有效信贷需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开发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围绕美丽乡村、特色旅游景点建设,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融资服务方案,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肥西农商银行组织员工开展“金融标准为民利企”主题宣传活动。
落实中小微企业支持措施。围绕如何做优中小微期企业金融服务,肥西农商银行不断优化内部考核机制,适当提高民营、小微贷款的不良容忍度,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在全行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建立限时办结制度,将贷款流程细化为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款审批、签约核保、贷款发放五个环节,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确保高效办贷;依托“政银担”业务合作模式,创新推出“科技贷”“税融通”等产品,合理控制企业融资成本;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落实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且除银行贷款利息外,不收取其他费用,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年2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4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55.39亿元,较年初增长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亿元,较年初增加9.51亿元。
图为肥西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军(左)到高店乡慰问困难大学生,并送去1万元慈善助学资金。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作为扎根本土的农村金融主力军,肥西农商银行承担着全县99%以上的扶贫贷款任务。多年来,该行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金融精准扶贫为主战场,以扶贫小额信贷为抓手,创新打造金融扶贫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了金融主力军的先锋模范作用,向社会交出了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的亮眼成绩单。截至年末,该行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达1.81亿元,惠及户贫困户。
图为肥西农商银行机关第二党支部与安徽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举办结对共建活动。
持续推进服务创新
全力打造“全能银行”
创新平台营销模式。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肥西农商银行与知名企业老乡鸡合作,充分利用“社区e银行”平台,搭建农副产品“线上+线下”推广渠道,帮助老乡鸡销售鸡蛋、大米、老母鸡等优质农产品,为城镇居民提供绿色农副产品的同时,帮助企业开辟新销路,释放“1+12”的效应。在农村地区,该行通过党建融合的形式,主动参与党支部结对帮扶,密切与村委会及村民联系,给予其信贷帮扶资金,鼓励贫困群众发展适宜的农业产业。同时,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创建工作,在县域内开展信用村(户)评定工作,积极推进“整村授信”服务模式,对“信用村”辖内农户实施“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提高、手续简化”等激励政策,将个人信用与集体信用、个人道德与集体督促紧密结合,在广大农户中树立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极大地优化了农村普惠金融生态环境。
图为肥西农商银行发放万元贷款支持武汉疫情防控企业——合肥市田源精铸有限公司发展生产。
落实政银融合机制。肥西农商银行不断深化政务与银行服务双向融合,全力打造居民身边的“政务办事大厅”。与肥西县不动产中心首创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理新模式,将不动产抵押登记的窗口进行延伸,实现抵押人在该行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理,真正做到“高效、优质、便民”服务;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金发放问题,该行还上线“社银直联”系统,养老金全部由社银直联平台发放,在有效降低基金运行风险的同时,也为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退休待遇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农民工服务方面,该行充分利用“云住工”智慧平台,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协助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在线管理工作,“一站式”解决了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专户管理、工资管理等难题,助力政府解决农民工欠薪矛盾。此外,该行还认真贯彻国家惠农政策,代理发放了涉及民政、农业、林业、社会保障等多个项目的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截至目前,该行累计代发资金超过52.23亿元,代发人次9.06万人。
图为肥西农商银行“社银直联”为客户构建起社保缴费支付“高速公路”。
下一步,肥西农商银行将持续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千方百计聚焦主业,深度开发和整合各类金融资源,纵深推进普惠金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来源/安徽肥西农商银行
主编/刘小萃新媒体总监/李博
编辑/贾丹丹制作/吕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