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在网络上发文称,安徽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邓女士的多篇论文和他人的论文题目和内容雷同,有严重的抄袭行为,在这位教授曝光了这个学术不端行为之后,很快上海师范大学的张剑光教授就发文表明,这名女博士有两篇论文涉嫌洗稿自己的论文,经过仔细地比对可以发现,这名在读博士生的多篇论文确实和我国其他一些学者先前发表的论文有高度重合的地方。
根据一些细节显示,这名邓女士申请安徽大学的博士生是在年11月,在当年的12月底进入了安徽大学的拟录取名单,而在她向安徽大学递交申请前的4个月时间里,这位女博士近乎疯狂地发表了9篇论文,而这些论文都和隋唐五代史相关,不出意外地这9篇论文中有大量和其他论文完全重合的地方。
当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表这么多的论文,除非她真的天赋异禀,不然稍微动点脑子都能够想到她的论文的含金量了,不是粗制滥造的话,那就只剩下一个结果那就是抄袭,在现阶段看来她可能不仅抄了,而且还抄得非常彻底。当然在外界这个消息发酵的时候,安徽大学也做出了回应。
根据安徽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对外界的回应看来,校方和该校历史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已经就此事召开了会议,已经开展了对其论文的查重,并且在之后会将处理结果对外公布,安徽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第二轮期间进入了警示名单不说,在现阶段又遭这种负面消息的影响,着实对该校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比较令人惊讶的是,这名女博士在申请安徽大学的博士生期间,校方的相关人员居然没有发现这位女士的这个论文的造假情况,并且顺利还让她就读了,而且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不是这次华科大的这名副教授将这个事情公布出来,恐怕这名女博士要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了。
而就之前已经发生的一些案例来看,如果这名女博士靠着自己通过学术造假拿到的博士学位找到比较重要的岗位工作的话,那么在未来会酿成多大的错误还不知道,而且这种特别会投机钻营的人,在工作岗位上还特别容易晋升,到时候这种学术造假行为难道要校方被迫发布不构成学术造假的申明么?
好在是在目前的这个互联网环境之下,信息流通非常之快,这种学术造假行为能够及时被发现,避免了更大损失的发生,虽然说安徽大学的官方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可就目前现有的信息和一些资料看出,这名女博士学术造假的这个行为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她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恐怕是开除,甚至有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处罚,这也提醒目前在读的很多研究生们,千万不要想着通过学术造假获得学位,一旦被发现之后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