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优银行是怎样炼成的一家农商行的十

导读

十年奋发耕耘,十年淬火成钢。年1月18日,安徽黟县农商银行迎来改制成立十周年的“生日”。作为与县域经济同频共振、与“三农”发展共生共荣的农村金融机构,十年来,黟县农商银行与黟县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围绕打造“小而优”的农商银行聚力转型发展,通过党建引领“优管理”、聚力创新“优服务”、以文化人“优品牌”等战略举措,成长为当之无愧的县域金融主力军,让“黟县人民自己的银行”这一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刘晟

安徽黟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笃行不怠开新局,奋楫争先正当时。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1月18日,安徽黟县农商银行也迎来了改制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

十年奋发耕耘,十年淬火成钢。作为与县域经济同频共振、与“三农”发展共生共荣的农村金融机构,黟县农商银行始终秉承“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始终围绕打造“小而优”的农商银行聚力转型发展,深耕黟县这片广袤沃土,与黟县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存贷款县域市场份额连续十八年稳居全县首位,已成长为当之无愧的县域金融主力军,“黟县人民自己的银行”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十年磨一剑。于年1月18日改制成立的黟县农商银行,历经十年转型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全行下辖营业网点13个、职能部门12个、在岗员工名,注册资本2.16亿元,资产总额67.71亿元,负债总额63.28亿元,所有者权益4.43亿元,分别较改制之初增长3.52倍、3.63倍、2.45倍。从年初至今,黟县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规模从11.55亿元增长到41.86亿元,增幅.42%;各项存款规模从16.19亿元增长到59.17亿元,增幅.47%。十年间,黟县农商银行存贷款规模翻两番,高质量发展步伐显著加快。

党建引领“优管理”

以融合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金融企业的光荣传统。十年来,黟县农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以融合思维开创发展新局面,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

坚持党建铸魂,把稳思想之舵。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重点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推动党建融合发展,强化“党建工程”品牌,即传承“红色精神、红色纪律、红色实践”三种精神为基础,充分发挥“党委引领、支部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三个作用,践行党建与公司治理、合规经营、人才队伍三大融合。

抓好基层党建,提升融合效能。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辖党支部覆盖所有基层网点,使党建与基层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激发基层党支部活力,全行配强党务人员30余人,有力促进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打造宏村支行党支部“红叶”特色品牌,入选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培育库;先后与黟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工业园区党工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等开展联合共建,实现“党建+业务”的有效融合和持续提升。

加强合规管控,强化公司治理。充分发挥总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了“党委会核心领导、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依法监督、管理层授权经营”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前中后台的组织架构,形成具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特色的治理体系。

聚力创新“优服务”

以服务升级打造转型发展优势

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升级金融服务,是农商银行向客户提供价值的核心路径。十年深耕县域,黟县农商银行毫不动摇坚定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等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体验,持续构建核心竞争优势,重塑了农商银行全新的服务生态圈。

聚焦普惠金融,全力延伸金融服务触角。黟县农商银行积极打造“物理网点到乡镇、自助机具到村庄、基础服务到农户”的整体布局,网点和电子机具覆盖全县66个行政村,全辖布设“金农信e家”34家,各类自助机具34台、农户POS机台,发展手机银行用户户;个人网银用户户,“金农信e付”户,杜鹃信用卡户,ETC用户户,发放社保卡6.27万张,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98.44%,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着力推进整村授信工作,以信用为“媒”,探索对信用户开展集中签约授信。截至目前,黟县农商银行已完成33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工作,授信户12.49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0.68亿元。

聚焦特色产业,助推地方产业发展壮大。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金融机构,农商银行融入地方产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黟县农商银行大力支持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适应乡村休闲农业、农村宜居工程、旅游、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以及“五黑”特色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金融服务;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村公司、乡镇振兴公司、“五黑”特色产业等支持力度,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聚焦“三农”领域,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黟县农商银行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将金融服务重心转向乡村振兴,出台《黟县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增加乡村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能力水平,大力支持农村产业提质增效;总行党委与全县8个乡镇党委开展党建共建合作,选派13名乡(镇)长金融助理和66名金融村官,实现全县乡镇村全覆盖,推动金融人才到农村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专员职能作用,强化信用、信息、信贷联动,不断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聚焦业务创新,不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黟县农商银行先后创新“五黑贷”“旅易贷”“新市民贷”“两山银行贷”“金农助保贷”等特色产品,扩大绿色信贷投放,重点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确保“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在贷款总量中占主要份额。十年来,累计发放各项贷款亿元,其中累计发放“三农”贷款亿元,占全部累放额的72%以上;依托网点转型,打造智能化服务网点,实现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卡等业务全流程自助办理,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理,医保缴费、水电费代缴方便快捷,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暖心的金融服务。

以文化人“优品牌”

以责任担当塑造农商好口碑

十年来,黟县农商银行坚持回馈社会,践行使命担当。从抢险救灾、抗击疫情到捐资助学、扶危济困,黟县农商银行走出了一条聚焦时代、服务社会的全新道路,也塑造了农商银行的好口碑。

守正创新,传承优良企业文化。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合规为准绳,警示教育、政治理论思想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人为本,广泛开展职工运动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青年员工户外拓展、红色教育实践、业务技能竞赛等文体活动,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弘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增加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起优秀企业文化品牌形象;新投入50余万元改善山区网点硬件生活设施,真正将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员工落到实处。

携手同行,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疫情期间,面对企业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黟县农商银行制定抗疫金融服务十条方案,发扬安徽农金“背包下乡”传统,加大走访力度,持续开展“五进”金融服务、千户小微走访、百行进万企、金融服务家家到等活动,帮扶遇困企业共渡难关;坚持“能延尽延”政策,累计为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29.11亿元;主动调低部分贷款产品利率,新冠疫情以来多次下调贷款利率,累计减少利息收入万元,充分展现了农商银行的情怀与担当。

奉献爱心,回馈社会造福桑梓。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组建疫情、汛情党员先锋突击队,累计向社会各界捐资捐物近万元,累计向地方缴纳税收2.7亿元;累派党员0余人次协助疫情摸排,累计资助20余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连续6年支持全县“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建设;结对帮扶洪星乡大星村扶贫工作,顺利实现18户贫困户脱贫目标。

十年笃行不怠,收获累累硕果。黟县农商银行先后获得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三星级营业网点、中国银行业协会全国百佳培训推广机构、安徽省百家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先进基层党委”、安徽农商银行系统“三铁网点”、安徽农商银行系统“三好银行”、安徽农商银行系统“突出进步单位”、黄山市文明单位、黄山市“五一劳动奖状”、黄山市平安金融网点、黟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结果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栉风沐雨,坚守初心;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在岁月的长河里,黟县农商银行将发展理念融入了每一个服务客户的温馨瞬间;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黟县农商银行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为打造“小而优”农商银行目标持续发力,以更加豪迈的自信和勇气谱写新时代农村金融新华章。

↑↑↑点击上图获取《农商银行转型趋势报告》完整版

百万读者都在看

守正创新开新局!安徽农信聚焦高质量发展迎战人民金融为人民!这家农商行十年聚力创新打造“百姓银行”“硬实力”从哪里来?看这家农商行十年奋进路来源/安徽黟县农商银行监制/蔡靓责编/贾丹丹制作/吕国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2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