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小路口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备用结合,着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引、育、管”三个环节入手,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基层工作“后备军”。
一是多渠道“引”。该镇通过党员推荐、村民代表推荐、党组织推荐和党委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面向6个村,全面摸排出一批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有学识、专业优的年轻干部重点培养。拓宽选拔用人渠道,注重在回乡高校毕业生、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伍军人、本地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3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做到“有备无患”。目前,全镇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共有16名,平均年龄32周岁,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9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后备干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极大优化,为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奠定了基础。
二是针对性“育”。该镇党委有计划地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参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秸秆禁烧、平安建设等乡村中心工作,结合重点工作,对后备干部敢压担子、交任务,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磨砺品质、增强自身能力。同时围绕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教育,安排镇科级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与村后备干部“结对子”,“一对一”做好传、帮、带,定期交心谈心,随时掌握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手把手指导工作,全力把后备干部培养成为新型实用人才。
三是动态化“管”。推行“一人一档、一村一册”的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制度,准确掌握后备干部政治表现、学习培训、岗位履职等情况。根据平时表现和群众反映等方面情况,适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动态管理、调整充实,对立场不稳、作风漂浮、群众反映差的,及时进行调整;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高的,择优选拔使用,以适应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营造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