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近年来,主动融入长三角,做强省会合肥。
年,合肥GDP突破万亿,安徽有城市终于进入万亿俱乐部。
近期,安徽省也推出了《国土空间规划》。
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省份,江淮大地未来将如何发展?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解读下,美丽安徽的未来图景。
安徽布局:1个都市圈,2个示范区,3条发展带,5大城市能级,合肥、芜湖领衔
在城镇化上,安徽将围绕三大区域进行建设。
合肥都市圈:包含合肥、六安、滁州、马鞍山、淮南、芜湖、蚌埠、铜陵8城;皖北新兴城镇发展区:包含阜阳、亳州、宿州、淮北、蚌埠、淮南6城;皖南文化绿色城镇示范区:包含宣城、黄山、池州3市。如此看来,淮南和蚌埠,坐拥1个都市圈和1个发展区,受到宠爱。
但是安庆却显得有点孤单,没有城市可以抱团,但好歹还有3条发展带。
淮合宣发展带:自北向南,包含淮北、宿州、蚌埠、合肥、芜湖、宣城6市;沿淮发展带:自西向东,包含淮南、蚌埠2市;沿江发展带:自西向东,包含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宣城、马鞍山6市。由此可见,蚌埠、芜湖、宣城均是2条发展带的交汇处。
如果真的要进行相关布局,这三个城市将能够坐享区位红利。
安徽城镇发展布局图在城镇规模结构上,安徽布局了14座大城市、12座中等城市。
特大城市:肯定是省会合肥,人口破万;I型大城市:预计是芜湖,人口破万。II型大城市:只有12个,需要在剩下的地级市选择,不是都能入围的。但是规划中,并没有明确所谓城市规模的具体城市名单。
安徽未来城市规模结构但是,规划却将安徽16个地级市划分了5个能级。
这对于我们分析城市,能够提供不小的帮助。
省中心城市:省会合肥,力争国家中心城市;省副中心城市:芜湖,独树一帜;区域中心城市:皖北的阜阳、蚌埠;皖南的安庆、黄山;地区性中心城市:其余的10个地级市。合肥、芜湖本身就已经领衔省域经济发展。
如今,又把阜阳、蚌埠、安庆、黄山拎出来,预示着未来的新方向。
安徽城市能级布局安徽交通:内外联动,布局11座机场,新增6座机场,皖北崛起
在未来发展上,安徽给出了3条协调发展和振兴的道路。
向外:抓好长三角、淮河经济带、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一带一路”等战略;向内:合肥都市圈辐射、南北合作、生态保护;特殊:加强资源型地区转型、老工业城市提升。由此可见,安徽的未来发展还是有较大的包袱的。
交通作为规划的重头戏,我们一直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