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部新城再发力,江北新区却有点慌

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楼市下行,南京南部新城拼了!

NO.1

4月27日,南京南部新城的官微,又推出了两篇文章,都和招商引资相关。头条是南部新城的投资宝典,二条是谈如何对接企业,主要还是土拍的事情。

最近两个月,我们发现秦淮区也好,南部新城也好,围绕着这个板块,做了大量的工作。给开发商也提供了很多暖心的服务。尤其是四叶草陷入滞销之后,明显感觉到大校场的压力很大。或许去年不应该强制开发商做大户型,或许当初还应该做点什么,反正整体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一定要想办法扳回一局。

为了让板块发展更为顺畅,当然也为了土地尽快出让,我们能看到南部新城做了几个动作,非常到位。

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组织相关企业专家,对规划做了重新的定义:提出了5个中央区。

这5个中央区,确实到位了,比如中央商务区,中央文化区,中央活力住区,中央健康住区,中央生态住区。为什么这么提?

大校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其实可以细分为多个板块。之前我们就做过细分,比如跑道区,南外区、老城区等等。四叶草滞销之后,不少网友说要把四叶草开除出南部新城,类似于江北核心区要把政务新区开除核心区,这当然不是官方愿意看到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十指连心,都很好,绝不能人为制造鄙视链,让部分楼盘处于煎熬的局面。

所以,南部新城很聪明,与其被网友和自媒体定义,不如自己主动出击,将大板块分割为小板块,而且每个板块都是中央XX区,名字上大家都很好听,且比较平等。这样的好处是确保人设一致,到时候土地出让的时候,大家都能卖个高价。

我觉得南部新城这一招,是吸取了江北新区小板块互殴的教训,提前做了防备。

NO.2

第二个大招,就是学区。

南京的学区挂牌,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牌子而已。但既然是一块牌子,挂南师南外,就要比挂一中中华要强。我们明明都知道都是挂牌的,都是假的,但如果两个楼盘其他都一样,一个挂南师南外,一个挂二线名校,你选谁?还是选南师南外,这个没办法。

而大校场的学区,一直迟迟未定,哪怕过去有一些业主逼宫,大校场也没有松口,直到现在,大校场决定使出杀招,直接上最高档的——大概率直接南外南师。

目前谁是南外,谁是南师,还没有最终确定,但从当前流出的信息来看,确实出大招了。

当然,大校场很早之前就透露过这个信息——引入南外、南师等优质教育配套,只是在当下行情比较困难的现在,学区的传言又放出来了。这种放风,其实对于市场还是有很强的暗示作用的。

大校场的这个做法,又一次借鉴了江北新区。全面一中的挂牌,降低了市场预期,而大校场决不能这么做。

在几年前,大校场提出了一个非常怪异的口号:对标北京城市副中心、比肩江北核心区...

这个口号最让人不解的是,大校场对标的两个地方,都是房价比自己低的区域。

大校场一出场就是5万+,而江核大部分房价在3-4万的区间,即便是北京副中心,本质不就是通县吗?北京买房鄙视链的底层,至今也没有被北京人民认可,二手房价,与大校场比没啥优势。无论是区位还是地位,通县在北京的地位都远低于大校场在南京的地位...

所以南部新城说要对标这那...确实有点找不到定位了。

终于,现在南部新城不怎么提对标江核、通州了。但有一点大校场确实做到了:江核目前出现的问题,大校场都深深的记在小本本上,然后提前解决。所以这次大校场的地块也比较火爆,很正常。

NO.3

而江北新区在学区配置方面,有点大意了。

其实,并不是一中不好,也不是说不重视,而是在江北官宣学区的时候,江核的行情如日中天。动辄万人摇号,给新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如何将楼市热度降下来,是当时江北新区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什么首付八成,起步户型,这些降温措施都没有阻挡买房人的热情。

甚至一个疑似南外的传言,都能引爆青奥板块的房价上涨。

那时候,谁敢引进南师南外?一旦确定,整个江核就爆了。所以也不能说江北大意了,确实当时的形势主要是“防止房价过热”,而不是卖不动。

其实,南京的心理包袱太重了,就在最近,西安有个楼盘,4.6万人摇号,人家不还是好好的?谁说啥了?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南京有个万人摇号就受不了了,缺少战略定力。

最后,就是官宣一中。

如果可以重来,现在江北重新引进学区的话,我估计这个牌子还是会慎重一些。尤其看到大校场这么拼,江核肯定会有所触动。

目前整个江核就青奥和研创园的学区未定,或许这是一件好事,确实要好好斟酌。而一街之隔的城南中心,学区传言从南师大,到北师大,再到中华中学,一个个如同走马观灯,直到现在也没定下来。

其实,楼市越冷,学区的牌子越好。因为没牌子会更冷。所以最后的悬念是啥,有待揭晓。

NO.4

不过,江北新区现在也有一个重大利好,就是政策放开。

这条政策,对于江北新区是非常有利的。

这条政策的意义在于,如果你想在南京买房,很简单了,交6个月社保就可以了。有人说可以补缴3个月,有人说不可以,我觉得早晚都会可以。这样3个月看房时间,顺便房票就有了,外地人来南京买房,更加便利。

这里面其实有3个问题:

外地人还愿意不愿来南京买房?

如果在南京买房,会不会买江北?

外地人还有没有钱来南京买房?

这三个问题,我简单地做个阐述。

首先是外地人还愿意不愿意来南京买房?我觉得还是愿意的。很多人反驳,上海如何,杭州如何,深圳如何如何...确实,他们很牛逼,但他们社保6个月可以买房吗?暂时还是不可以的。所以上海再牛逼,你没资格,南京有资格,这就是现实。

另外,虽然跟杭州对比,南京总落下风,但长三角除了杭州呢?苏州、南京楼市半斤八两,对苏北和安徽人的吸引力也半斤八两(舆论高估了南京对安徽人的吸引力,低估了对苏中苏北人的吸引力)。另外山东、河南的一些富裕户,其实不少人动心思想来长三角搞一套,选来选去,就上海南京苏州杭州这几个城市,南京率先放开,还是有优势的。

来不来南京?可能你不来,但肯定有人来。对吧?

第二个问题,来南京的买房人,会不会到江北?当然,外地人也不傻,也想买河西、大校场,但太贵了。万起步,万左右大平层,说起来容易,外地人又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即便有钱,自己毕竟不住在南京,敢不敢投入这么大?这些都是问题。而江北核心区,预算万可以搞定,城南中心预算万差不多能搞定,这个价格,其实对于周边地级市的富裕户来说,比较能接受。另外他们也不着急住,买一套放着,放长线,这时候江北的房子,还是具备明显价值的。

第三个问题:苏北老乡也没钱了。这句话我不认可。经过20-21年的房价上涨,哪怕最近苏北的房价降了,但最近3年苏北地级市的房价涨幅,仍然轻松完虐江核。滨湖新区更不用说了,买滨湖的比买江核的,有碾压式的优势。所以哪怕现在行情不好,房子难卖了,苏北人民安徽人民登录江核的难度,其实是比3年前是更容易了。主要还是因为这几年南京房价着实拉垮,随便一个城市房价都比南京涨幅大。所以老乡没能力买南京,这个不是事实。但为何大家不出手了?主要是没信心了,对行情没信心,对增值没信心,对江北新区的态度,没那么坚决了。如果江核有3万左右的限价房出来,你看苏北老乡有没有钱?我敢保证,他们又会集体出动,过来摇号。所以关键的关键是:江核的房价上涨预期,到底有没有?只要有这个预期,苏北老乡河南老乡安徽老乡都会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要怪什么大环境,关键是你行不行...

图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6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