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达的大城市必然是建立在庞大的外来人口基数上的,没有外来人口何谈大城市?
而说起大南京的外来人口,最显眼的就是安徽人。
在南京,你身边一定有个安徽人
在南京,你身边一定有个安徽人,或许,你自己就是安徽人。不管是学校的老师同学,办公室里的同事,楼下超市的收银员,早餐店的老板……南京的各行各业里总能见到安徽人。
当我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打车遇到的司机说着蚌埠话,房东是滁州人,在路边的淮南牛肉汤店吃饭的时候,作为一个安徽人一时间以为自己还没有离开家乡。
也许平时人群中认不出谁是安徽人,但是你至少能见到安庆馄饨遍布南京。
据《首都志》记载,年6月南京人口中南京本籍占28.10%,安徽籍占11.79%。年,南京市2%人口抽样调查中,安徽占了南京流动人口省外来源的60.5%。如今,安徽每年向外输出的千万人口中,有四分之一选择来到南京。
很多人感叹南京的安徽人怎么这么多?当然是因为……南京和安徽离得近呗!
南京从清朝起就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行政和经济中心,这个近在咫尺的大城市,自然而然地成了地缘相近的安徽人就近发展的最佳选择。
所以,南京的安徽人不多那才真是奇怪了,除非是南京不行了,安徽人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发展。
在南京,地铁开始接安徽人过来
安徽人喜欢到南京来,南京也欢迎安徽人。除了大萝卜不排外的性格,还有南京和安徽在历史、地理和经济上都有斩不断的联系。
明朝时,并没有安徽省和江苏省,南京是南直隶的治所,下辖如今的皖苏申。清顺治年间为了打压南京的地位,安徽省被劈了出来,但新出生的安徽一时定不了省会,寄治江宁府近百年,直到乾隆二十五年省会定在安庆,才终于和南京告了别。
而现在,南京地铁一连几条线都可劲往安徽方向修。
S3号线高家冲站、S8号线金牛湖站离安徽都才5公里,S9(宁高)明觉站到马鞍山博望区,骑个电瓶车都能到。
未来,南京地铁S2(宁马)、S4(宁滁)2条城际线都往安徽开去。宁滁城际开通后,从滁州到南京主城只要20分钟,南京到安徽也是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
合肥:你这样来人家门口来抢人,我不要面子啊!
滁州、马鞍山:家门口?我家门口不就是南京吗?
一般人会觉得这是南京老大哥对安徽经济的支持,但实际上是南京带动安徽,安徽支持南京。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省内城市却总跟着上海走,苏南被上海的经济光环笼罩。而隔壁邻居安徽不仅是人口大省,也是资源大省,是重要的人口输入地和产业转移区,安徽之于南京是个大后盾。
对于安徽来说,作为内陆省份优势不足,正经省会合肥又发展乏力,想融入长三角,向南京靠拢是必然。
南京的商场大巴到安徽接送客人,楼市里也少不了想买房的安徽人,而黄山和采石矶也常常遍布南京人。对南京和安徽来说,你好我好大家好。
有些不了解历史的人调侃南京是“徽京”。
南京说: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但江湖依然有我的传说。
安徽人说: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安徽的省会啊!
在南京,安徽人真的很强大
在南京,安徽人不仅在人数上占优势,力量也真的很强大。
历史上最著名的那个安徽人,君临天下后把南京当做了首都,明王朝在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看到明孝陵的石像路全世界人都知道这里是南京。
摄影:长青
而数量更多,影响更深的安徽人群体莫过于数百年来的无数徽商。“无徽不成镇”,明清时期的南京遍布徽商的典当行。就算到了今天,南京依然是安徽人外出创业的目的地。
安徽和县人江宝全,80年代受命接管濒临倒闭南京金箔厂,把小作坊发展成了世界五大金箔生产中心之一——南京金箔集团,挽救了濒临灭绝的金箔工艺,现在金箔作为南京特产已经畅销国外。
祖籍安徽天长的张近东,在南京上学,后来把南京当做了自己的梦想之地,创立了苏宁,现在苏宁已经成了南京乃至江苏的象征。
江苏省的安徽商会就设立在南京,集结了在江苏投资兴业的安徽籍企业家。苏宁环球董事长张桂平就是创会会长,他也是安徽人。
安徽人之于南京,就像梧桐树一样,不是本来就有,但已经成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