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报考师范大学为何家人很不乐意轶工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902/4461440.html

一位高三学子准备报考某师范大学,家人执意要改变他的想法,他非常困惑:难道师范大学就不能考吗?

这位学生家长对师范大学有成见并非没有道理。以安徽省为例,十几年前,安徽最好的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排名全省TOP4,当时安徽省只有四所“一本”高校,安徽师范大学是其中之一,该校录取分数线也不低,位列全省前四,有些年份跟安徽大学录取分数线不相上下。在省属本科院校中,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被称为“双雄”,地位无可替代。

现在安徽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与安徽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比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新一本”高校录取分数线还低,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下降。从全国范围看,这是普遍现象。所以,很多人说,师范类大学越来越不受待见。师范大学也越来越容易考取。

师范大学“没落”的原因至少有三个

第一,教师职业越来越不被重视

从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等方面看,教师职业可谓是“日薄西山”,所谓的全民尊师重教渐渐成为空谈。当年有很多优秀学子愿意报考师范大学就是因为教师职业受人尊重,待遇也比较不错。反观现在,不仅待遇低下,还饱受各种攻击。

一旦有个别教师出了问题,整个教师群体就会被部分网友大肆诋毁;一说到要提高教师待遇,就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愤恨,认为教师不值得加工资,他们甚至把教师的工资待遇跟“搬砖”工人比,认为教师的工资算高的。其实这种比较毫无价值,难道那些辛辛苦苦考上大学的学子,毕业后就是为了做一份和“搬砖”工资相同的工作?试问哪个大学生不想自己的工作体面些?

换个角度看,工资待遇不高的行业如何吸引优秀人才?难道让优秀人才抱着理想“喝西北风”,大家才满意?所以,教师职业整体上的“没落”造成了师范大学的“没落”!

第二,师范大学毕业生想当公办教师并不容易

由于扩招的缘故,师范大学学生人数很多,而公办学校每年能提供的岗位却并不多。以某地公办教师招录考试来看,考录比率超过三十比一,激烈程度堪比公务员。无法进入公办学校,意味着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也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

另外,早期师范大学学生只要顺利毕业就能获取相应的教师资格,但如今却不行,无论是师范大学毕业生还是非师范大学毕业生,想要获得教师资格,都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这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降低了师范大学的吸引力,师范大学毕业生本身具备的政策优势荡然无存。

第三,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不高、不稳定,工作压力比公办学校教师更大

不少师范大学毕业生如果无法考入公办学校任教,只能应聘到民办学校,不否认有少数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待遇尚可,但绝大多数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不高,而且收入不稳定。

据一位在民办学校工作快十年的教师介绍,他曾经在某个民办学校待了三年,每天起早贪黑的给这个民办学校老板干活,老板把教师们当牛当马使,除了教学任务繁重,学校还分配给教师安保、后勤管理等各种闲杂事务,不仅如此,工资还经常拖欠,动不动就拿“等下学期学费收上来再发工资”来忽悠人。实在没办法,他辞职换了一所民办学校,结果工作状态也差不多,每天累死累活的挣不了几个钱,身边好几个同事通过公办学校教师招录考试获得了教师编制,离开了民办学校这个“坑”,但他实力不够,只能在民办学校继续耗下去,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碗饭吃。

不仅是工资待遇、工作压力,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教师表彰等方面,民办学校教师都没有享受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综合来看,在多数民办学校当教师前途堪忧。师范大学毕业生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现实,很多人不得不放弃当教师的想法,有的考公务员,有的考研,有的转行做其他工作。这样一来,师范大学渐渐的变得不像师范大学了。

综上,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教师队伍,未来路在何方?

总之,高中生如果报考师范大学,家人不肯,那是家人有远见,做法也是对的。不过,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教师队伍,未来会变成怎样?教育又会变成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6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