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如果当年搬迁到河南,会有什么影响?我直说一句话:中科大大概率会回北京,当然这个只是臆想推测,历史车轮已经滚滚过去,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去黄河不复返。
今天咱们就来回顾一些和中科大当年的外迁问题。
京校外迁
京校外迁,年3月中国和苏联在珍宝岛发生军事冲突,根据“第一号通令”而执行的外迁事项。
年10月26日,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决定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十三所农林地矿油水电等工科院校迁出北京,外迁至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湖北等地,称之“京校外迁”。
当时的指导意见是:凡设在外地或迁往外地的,交由当地省、市、自治区领导;
与厂矿结合办校的,交由厂矿领导。教育部所属的高等院校,全部交给所在省、市、自治区领导。当时的意思是外迁的高校全部划归地方管理。
当时中央所属的高等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在内全部下放地方管理。部分高等院校被撤销或合并。
关于中科大的事情,很多人都以为河南省短视,其实这个是一个意外,当时几乎所有大学都外迁,裁撤。
比如清华北大,人大全部外迁到江西。河南当时收留的高校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当时的河南也接纳了一所重点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就是现在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当年11月,北京外贸学院整体迁至河南固始、息县。
其中,外贸系、外语二系等人安置在固始,外语一系师生人安置在息县,可惜后来全部回京,河南啥都没捞着。
中科大的搬迁故事
中科大当时从玉泉路校区搬迁到外地,是搬迁最彻底的一个。年12月由北京迁往安徽省安庆市,后又由安庆市迁到安徽省会合肥市。
搬迁过程中所有图书,仪器都遗失损坏。
最大的损失在教师队伍上,当时,教师约流失50%以上。原来在中国科大任教的的老教授大都留在了北京,跟来的多是年轻人。“下放前,数学系有多名教师,下放后教授只剩了2人,可谓损失惨重。”
年10月,最早时候中科大开始前往河南和湖北考察疏散下迁地址。湖北沙市因为有中国科学院五七干校,湖北省江陵市接收了地质大学,所以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中科大,科大不能去武汉了,后来中科大选址考察组受到了河南方面的接待,但河南只同意中科大临时疏散到南阳地区,不同意中科大在南阳建校。原因是当时粮食不够。
被湖北拒绝后,再遭河南拒绝,当时外迁河南的单位很多,在口粮不足的情况下,接受几千人的大队伍确实力不从心。
于是,中科大开始在江西、安徽等地选点。中科大很希望去江西,因为江西也是风水宝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纷纷在江西落户,江西也是在没有能力接纳中科大。
但是安徽省却展现出非常欢迎的姿态,在安徽省领导的努力下,中科大顺利迁往安庆市。后来因为安庆条件太苦,后来搬往合肥,把合肥师范学院校址提供给中科大。并且给中科大装上了暖气。
比较尴尬的是,当时河南省的领导是安徽人,拒绝了中科大,而安徽省领导是河南人,接纳了中科大。这应该是是安徽人坑了河南,还是河南人帮了安徽?
京校回迁
后来几乎所有的外迁高校都回到了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是回北京跑的最快,河南收留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是一溜烟跑到了北京,13所高校除了华北水利水电搬迁到了郑州,其他几乎所有重点大学全部回京或者两地办学,唯独中科大却没有回京。
其他高校搬迁走的是人,回来后,房子,实验室都在,可立刻复校,而中科大的玉泉路校区,搬迁后啥都没有了,房子全无,回京难度很大。
中科大不想回京么?非常想,天天去北京打报告。但是中科大的北京校园已经被高能所占领,高能所当时是国家重视的工程,因此没有同意回京。
近些年,中科大也一直想回京,知道前几年,国科大成立,玉泉路换了牌子,原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变成了中国可学院大学,中科大自此死了回京的心。
河南失去了中科大,其实江西当年收留了北大、清华人、大,现在不是也啥都没得到?
历史属于过去,只能往前看了,安徽得到了中科大,也是一个运气。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