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互联网的时代,人们似乎没有了自己的隐私空间,捕风捉影的消息瞬间都能变得五脏俱全成为一个情节曲折的长篇故事,更何况已非传闻的事实。
正如,00后徐升,被保研北大的消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
看到这则消息时,我想大家最羡慕的是徐升手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手握8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之后就是唏嘘感叹,怨天怨地怨爹妈,不给自己神一般学霸的脑瓜吧?
然而,徐升真的是天才学霸?亦或是运气太好?我们先静下心来回顾一下她的求学经历再做论断:
一.求学期间的坚韧勤奋苦登攀
她5岁时已经上了小学,并且在5年级时,就开始学习初中课程,小学跳了一级,没读6年级,10岁直接上了初中。大学后的她又是怎样的呢?--------
“她很好学,阅读量比起同年级学生要高很多。”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崔明和其他老师聊起徐升时,都多次提到:“经常在图书馆碰到孩子看书。”徐升还创造了不带手机进教室奇迹。
三年时间,她的总成绩排名始终位列专业第一名。尽管专业为文科类,大二时,徐升参加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了国家三等奖。大三时,又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我们再来看看保研资格,崔院长介绍,保研资格竞争激烈,全校也仅有14%的学生能获得保研推免,这意味着,要想保研,大一到大三的成绩排名都必须在专业前10%。
除对成绩有要求外,综合发展也同样在考察范围内,学生平时的专业实务成绩、参加各类活动的加分也都计算在内。
那做到这些是否就能顺利保研了呢?且听徐升自己怎么说——
二.保研之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如今,回想起自己的保研经过,徐升直言:“我太难了。”
自今年5月确定获取保研资格,徐升便开始为外校保研做准备:“整理档案、收集资料、查找学校,一遍遍向各大学校投递推免材料,一次次申请高校夏令营……”
据徐升回忆,保研期间,她总计向北大、南大、中科大等十二所大学填写了推免申请,并收到了其中9所大学的复试通知。
到了7月,保研复试工作拉开序幕。徐升也踏上了自己的保研之路。6月底,她通过了南京大学的推免夏令营。但遗憾的是,徐升并没有拿到夏令营优秀学员证,这意味着,她申请进入南大研究生院的机会比别人低了很多。
徐升不得不继续向其他学校递交保研申请,争取复试机会。
“整个7月,我面试了5所大学,先后赶往南京、武汉、北京参加复试。到了9月,我又面试了4所大学,到南京、北京、杭州参加复试。”徐升说。
除了路途的辛苦,徐升每次前往一个城市复试,都需要随身携带专业书籍不断复习:“虽然每次考试基本都是那几本书的内容,但每考一次,我都要重新背一次。”
无论是在酒店里,还是在赶去下一个城市的高铁上,徐升都在背书。用徐升的话说,其中一本专业书籍,她已经能按照书本的框架,默写出所有重点内容。
这样的“疲劳战”从7月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期间,徐升不少保研的同学,都陆续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但她的未来,还迟迟没有着落。“每次复试完回家,爸妈都不敢问我结果,他们怕给我压力。”徐升说,保研期间,整个家庭的氛围都变得沉重。
三.穿过台前深入幕后真谛见
当我们穿过台前,深入幕后,还会认为徐升是天才学霸抑或仅仅是自己运气差了一点点吗?
非也!正如冰心老人家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徐升亦然。
革命家、思想家郭沫若老前辈曾说过:“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怨天怨地怨爹妈的娃们,努力奔跑吧,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