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各地部署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
部分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不足
什么是商业秘密?制作工艺、产品配方、设备参数、产销策略……它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知识财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然而,商业秘密泄露相关的案件时有发生。近日,宁国市警方侦办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该市一家专门生产模具类产品的数控科技有限公司,遭遇技术泄露。
数月前,该公司正忙着签订一笔百万业务订单,因为对方公司与自己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原本信心满满、以为即将大功告成。没想到,订单竟被突然出现的竞争对手“挖了墙角”,且竞争对手公司使用的协议与自家公司如出一辙,市场上也出现了与自家公司一模一样的产品。经查,原来是数控公司已经离职的3名员工拉拢平日关系不错的数控公司技术人员蒋某,蒋某先后多次将其在数控公司负责的技术资料提供给对方,并且提供了业务谈判时所需要的技术协议等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尤其是对处于初创期的创新类企业来说,因人员配备不完善、经费不足等原因,商业秘密泄露风险高。创新类企业又往往是凭着一项创新技术而建立的,如果发生商业秘密泄露,对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虽然各大企业会通过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劳动合同、竞业禁止协议等,来防止员工泄露商业秘密,但内部人员离职拷贝带走资料泄密、外部竞争对手通过收买方式窃密、内部文档权限失控失密等情况依然存在,仍有部分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意识不足,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制度。”省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局长郑文宝分析说。
全面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力度
在反不正当竞争中,商业秘密保护是重要着力点。
去年底,我省制订出台《安徽省商业秘密保护指引(试行)》,着力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引导企业提升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其中,提出经营者不得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派出商业间谍窃取权利人或持有人的商业秘密;通过提供财物、有形利益或无形利益、高薪聘请、人身威胁、设计陷阱等方式引诱、骗取、胁迫权利人的员工或他人为其获取商业秘密;未经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进入权利人的电子信息系统获取商业秘密或者植入电脑病毒破坏其商业秘密的,其中,电子信息系统是指经权利人保护并存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电子载体,包括数字化办公系统、服务器、邮箱、云盘、应用账户等电子载体;擅自接触、复制或占有由权利人控制或持有下的,包含商业秘密或者能从中推导出商业秘密的文件、物品、材料、原料或电子数据,以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采取其他违反诚实守信原则或者违背商业道德的不正当手段侵犯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商业秘密泄露的监管执法力度。“我们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信息互通,与公安部门开展执法协作,依托大知识产权保护探索构建部门协同保护机制。”郑文宝说,同时,在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中,将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作为行动重点,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查处力度,着力提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据了解,自年以来,我国全面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条款的修订、商业秘密首部专门司法解释的出台、刑事相关司法解释的细化、刑法修正案关于商业秘密入罪门槛的降低以及各地及地方法院陆续颁布的商业秘密保护相关地方性规定和指导意见,均反映出我国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层面全方位保护商业秘密的决心。
今年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各地部署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以此为契机,我省大力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并指导推荐条件相对成熟的合肥高新区、滁州天长市申报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
发挥创新试点示范带头作用
位于天长市的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仪器仪表、光电缆等,产品的加工流程、机械参数等可以说是公司的“命门”。公司科研部副部长梁福秋说:“以前也做商业秘密保护的工作,比如签订保护协议、规范管理制度等,但是没有形成体系。这次打造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公司重新梳理了一遍流程,从经营到管理,在商业秘密保护上都规范了起来。”
“通过培育一家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带动一批企业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目前已完成对天康集团的示范企业培育工作,借助龙头企业效应,加快推进天康公司内部以及集团供应商的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为全市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作出示范。”天长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高剑说,以各基层市场监管所为依托,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17个商业秘密保护网点,解决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理论基础薄弱、管理措施不到位、诉讼维权难度大等4个方面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协会建立行业商业秘密保护联盟,帮助被侵权会员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损失数额鉴定评估,并协助搜集证据、制定维权方案等。目前已成立天长市医疗用品行业商业秘密保护联盟,50家医疗用品企业参与其中。
在合肥高新区,外资外贸企业众多。针对区域特点,合肥高新区建立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从商业秘密保护专家库中,遴选培育涉外商业秘密保护专家顾问团队,鼓励支持各地专家库对接,提升涉外商业秘密纠纷应对指导能力水平;收集整理海外商业秘密纠纷应对典型案例,加强对典型案例研究,及时发布风险提示或预警信息;结合企业“走出去”实践需要,加强涉外案件的快速响应和跟踪指导工作,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保险等多种手段降低企业海外维权成本,支持企业海外维权。
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全省各地都积极行动起来。不久前,六安市市场监管局向首批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授牌,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和索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为六安市首批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陆续增加示范点数量,将更多企业纳入这张“保护网”覆盖范围,通过实地指导帮扶、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提升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了解认知,为企业提供更便捷、更及时的商业秘密保护指导服务。(记者彭园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