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年2月28日,肺炎疫情正如我之前预测的那样,在2月20日左右(实际上是2月18日)达到巅峰,然后开始了逐渐下降过程。2月27日,全国新增确诊患者是人,而治愈人数是人,当日治愈/确诊比率,已经突破了%!如下图所示。
湖北尤其是武汉人民,在经过了长期煎熬之后,情况也在快速转好。最近几天,湖北当日确诊数已经降到了甚至以下,而当日治愈则在27日突破了人,因此这个比率也突破了0%。
湖北之外的情况当然更好,这里就不多说了。本文研究一下今年春运后的(其实没有“春运”)全国人口迁移情况,结局让我有好几个想不到。
哪些想不到呢?根据“百度地图慧眼”的“百度迁徙”大数据,我还是列一张表吧,让大家看看过去几天全国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前十名,然后我再分析。
为了吸引大家注意力,有些城市我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嘿嘿。从表中可以看出:
一、作为GDP排名第七的地级市,苏州的人口流入居然长期排名全国第五,这个结果出我预料。这意味着过去几年GDP增速长期在江苏居于中下游的苏州,很可能今年将开始发力。
实际上,苏州从去年开始,大项目就很多。现在这些项目都因肺炎而停工,但我相信随着疫情的过去,项目将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二、但是,长期排名全国前四名的城市,是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一色珠三角!这个太厉害了!说明当前中国经济的最热点,在珠三角!
而且相比其他地区的优势非常明显。
三、相比之下,长三角排名第二,但明显逊色多了。苏州、杭州、上海、宁波虽然也能进前十名,貌似和珠三角战成4比4,但完全没法比。尤其是上海,根本没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居然被本地的苏州和杭州碾压,实在说不过去。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上海的GDP还是全国第一,但为什么人口流入这么逊?而人口流入的疲软,难道不说明上海经济出了一些问题吗?
四、更逊的是北京,GDP全国第二,这次居然没排进前十名。
疫情让北京严防死守,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仅仅如此吗?
五、成都貌似是西南的人口流入点,长沙貌似是长江以南的人口流入点,但如果下面看了人口流出排名,各位就不会这么想了。
下图是全国热门迁入地的示意图,黄圈越大说明迁入越多。综合来看,这次北京周边城市远不如南方,长三角还凑合,而珠三角已经亮得晃眼了。
都说中国经济最好的是长珠三角和北京,但珠三角大有一骑绝尘的架势,其他地区要加油啊。
下表是人口流出排名。
可以看出:
一、作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重庆在人口流入中挤不进前十名,但在人口流出中却和广州竞争第一,这说明什么?
如果再想想成都经常在人口流出的城市中排名第三,这或许说明,西南地区的经济状况,还明显无法和长珠三角相比吧。
不过重庆排名第一也正常,因为重庆下面实际上有很多县,后来都被归为重庆市了。
二、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也经常雄踞人口流出前十名,这说明珠三角的流入和流出人口都很多,经济活力旺盛。
嗯?你这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还得看人口流入和流出的百分比。人口流入的前十名城市,流入百分比要比人口流出的前十名城市,高大约1到2个点,排名越靠前的越高,差距高达2个点。例如,深圳的人口流入比是3.2%左右,流出则是1.2%,也就是流入比流出多2%,最具竞争力。
深圳,就是目前我国经济最好、也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珠三角的六七个城市都很厉害。
而成都,人口流入2.15%,流出1.26%,差距大约1个百分点,明显差多了。重庆虽然也能在人口流入中排名第18,但总体上呈人口流出状态。
三、毕节和周口,居然一直雄踞人口流出前十名!
另一个是阜阳,也不逊色多少。
这三个城市在全国的名气都不大,但都呈人口净流出状态。关键是流出就流出呗,但一直能雄踞前十名,说明这三个城市本身的人口很多。在其他大城市的工作最多,春节后就源源不断地回到所在城市了。
查百度可知,毕节,位于贵州西北部,年常住人口为.18万人。周口,位于河南东南部,年常住人口.78万人。阜阳,位于安徽西北部,年户籍人口.8万人。
都是人口大市。
结合人口流入和流出数据,再说一些我的看法。
一、根据人口流入和流出的百分比来分析,流入的城市相对集中,而流出的城市则很多。而且,人口呈自西向东迁徙的趋势。
下图是热门人口迁出地。可以看出,篮圈要比上图的黄圈分布得更均匀。
这说明,经济仍在向大城市集中,尤其是珠三角。
二、无论是流入还是流出排名,这次都没有武汉。原因大家都理解,不多说了。否则,年GDP排名全国第九的武汉,或许能和成都、长沙掰掰手腕。
三、GDP排名第十的南京,这次在人口流入排名中居然是20名左右,哪怕在长三角中,也落后于无锡,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四、长三角的亮点除了苏州,另一个是宁波。
或许宁波更厉害,也更有潜力。因为在人口流出的前名中根本没有宁波,但它却是人口流入的第十几名,一度跻身前十名,非常了得。
五、干脆,我根据2月27日的数据(28日的数据还没出来),列一张表吧,把全国GDP前20名的城市都列进来,迁入减迁出的值越大,说明城市越有竞争力。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
1、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仍然是全国前四名。
2、长三角地区,苏州仍然是第一,但明显不如珠三角的四个城市。这说明长三角确实已经逊色于珠三角了。
3、北京、上海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竞争力。其他一些大城市,比如天津、南京、青岛、无锡、长沙、济南,也很一般。
干脆,我按照“迁入减迁出”的降序排序吧,这样,城市的吸引力就一目了然了:
在上表中,除了武汉、北京和重庆比较特殊,应该大致反映了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珠三角的四个城市一马当先,全面碾压长三角和其他地区,实在让人惊讶。
如果你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你准备去哪个城市呢?
请注意,这只是根据人口迁移情况而得出的大致结论,只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噢,但是如果让更多朋友们看看,或许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