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市民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行政服务中心“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窗口办理业务。
何五昌摄(影像中国)
在河北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左)指导市民办理业务。
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广东省鹤山市群众体验使用“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
黄继明摄(影像中国)
“几年前,开一家书店,总共要提交33份材料,几张证办下来要40天。现在开店只要一张综合许可证,上周提交申请,这周店就能开业了!”北京市朝阳区市民李先生看着自己马上要开业的书吧,脸上写满喜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蹄疾步稳,各地通过优化政务服务,便利群众办事生活。“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全面实施,“告知承诺”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信息手段深入应用,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越来越多的“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让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法治获得感越来越强烈。
减证便民
证明材料“可少交”“不用交”
山东省滨州市交通技工学校驾校报名处的大厅里,陆续有人前来报考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
走进报名大厅前,市民顾蒙心里还有些担忧。
“两年前,我也来申请过一次。当时的工作人员要求去相关部门开具无犯罪记录、无交通肇事记录等证明材料,办理流程十分繁琐,有些材料一时难以办理,于是无奈之下只好放弃。”顾蒙回忆起两年前的经历。
听说最近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认证做了改革,个人不需要再提交各类证明,顾蒙就想着再试试。
进了报名大厅,顾蒙发现他的担忧完全没必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顾蒙拍了照片,提交了个人基本资料,就办好了报名手续,全程不到3分钟。
驾校教务科科长杨均星介绍:“从前,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认定需要提供好几项证明材料,涉及公安交管、检察院等多个单位,证明需要报名人去开具。现在滨州实行‘证明材料不用跑’改革,群众报名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只要提供个人基本资料,驾校帮助提交到市交通局。其中涉及的无犯罪记录、无交通肇事记录等证明材料,由市交通局联系市公安局等单位,统一为学员开具办理。”
过去几年,各地各部门持续深化各项“减证便民”改革,各项措施纷纷落地,人民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此前,各地纷纷开展证明事项清理,许多不必要的证明事项群众不必再提供。在此基础上,年底以来,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在全国全面推行,又为减证便民增添了重要内容。
陈先生到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政务服务中心,想通过居民医保报销意外摔伤的治疗费用。
“其实在来之前,还担心办不了。”原来,陈先生是在外地摔伤,在当地就医出院时忘了开具“意外伤害无他方责任”的相关证明。“按照相关规定,意外伤害必须没有他人的赔偿责任,才可以享受正常的报销政策。”陈先生说,如果再去就医地开证明,来回交通花费太大,于是他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颍州区政务服务中心申请。
“在提供正常住院报销申请材料的基础上,只需要在新版城乡居民医保意外伤害调查核实表上填写情况,并承诺情况属实,就完成了申请手续。”陈先生高兴地说,“只要承诺就能办,真方便!”
自年底,一系列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不用再提交“证明”,而是通过签署“书面承诺”办理。事前繁琐的证明手续,变成了简便的承诺。承诺的真实性由行政机关通过信息共享、事中检查、事后核查等方式加强监管,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更为方便,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体会到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愈发增强。
数字赋能
“网上办”与“自助办”相结合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放管服”改革中,借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便民举措,让群众办事不再难、不再烦。
这天,刚大学毕业来到福建省厦门市工作的王毅要为自己办理落户手续。
“我在网上看到,厦门市公安局针对户籍业务的办理,推出了一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