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81、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中国东部与国外相比,虽然化石产出的具体时期有所差异,但埋藏于紫红色岩石地层的恐龙骨骼化石的埋藏相具有相似性。
论据:晚白垩世全球古生态及古气候是相似的。
本题问法为“前提”,加强优先考虑搭桥,其次必要条件。论点讨论的是中国东部与国外的埋藏于紫红色岩石地层的恐龙骨骼化石的埋藏相具有相似性,而论据讨论的是晚白垩世全球古生态及古气候是相似的,二者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搭桥,即建立埋藏相与生态气候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指出晚白垩世的河流与平原具有不同的埋藏环境,而题干讨论的是恐龙骨骼化石在紫红色岩石地层的埋藏相与当时生态气候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指出中国的鸟脚类鸭嘴恐龙与美洲的鸭嘴龙科属于不同种族,而题干讨论的是恐龙骨骼化石在紫红色岩石地层的埋藏相与当时生态气候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C项:该项指出骨骼化石在不同地层的埋藏学特征取决于生态及气候,建立了埋藏相与生态气候之间的联系,属于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
D项:该项指出晚白垩世全球各地的紫红色岩石地层的埋藏环境相同,而题干讨论的是恐龙骨骼化石在紫红色岩石地层的埋藏相与当时生态气候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2、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北冰洋很可能在年迎来第一个“无冰之夏”。
论据:北极海冰并非一成不变,一年中会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9月前后达到最小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3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近几十年来,由于北极地区气温持续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积随之持续减少。
本题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都是在讨论北极海冰在夏季的面积持续减少,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本题为选非题,将可以加强的选项排除即可。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北极持续冻结4年以上的海冰从年的25%左右下降到了年的7%,举例说明了北极海冰在夏季的面积持续减少,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B项:该项说的是北极海冰融化后的结果,但不能说明北极海冰在夏季的面积持续减少,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当选;
C项:该项举了年至年的例子,说明北极海冰在夏季的面积确实在持续减少,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D项:该项说的是北极在年的夏季最小海冰范围是十年前的一半,举例说明了北极海冰在夏季的面积持续减少,补充论据,可以加强,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83、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一个社会中出身阶层完全决定了一个人的收入水平,那么,父母敦促孩子努力学习、成为优秀学生的行为就是徒劳的;而如果高学历及名校生能够比其他人获得更多成功时,父母就完全有理由鞭策孩子学习。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考虑补充论据,即解释原因或者举例。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家庭收入水平会影响父母的育儿行为,但并未指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属于不明确选项,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说的是在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下社会阶层流动性的高低影响父母的育儿行为,但是并未指出东西方收入是否平等,也没有指出会对父母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无法加强,排除;
C项:该项说的是教育系统采取的措施对家长孩子的影响,而题干讨论的是不同社会环境下父母不同的育儿行为,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该项指出教育回报率高低对父母育儿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环境下父母会采取不同的育儿行为,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84、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条件。
(1)黄、丁、陈中有2人是优秀;
(2)李、杨、肖、贾中有2人是优秀;
(3)杨或贾是优秀陈是优秀。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没有确定信息,且涉及多种情况,故考虑假设法。
根据条件(3)以及逆否规律,若陈不是优秀,能够推出确定结论,可先假设陈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设陈不是优秀,根据条件(1)可知,黄和丁都是优秀,再根据条件(3)否后必否前可知,杨和贾都不是优秀,结合条件(2)可知,李和肖都是优秀;
第二种情况:假设陈是优秀,根据条件(1)可知,黄和丁中只有1人是优秀,根据条件(2)可知,李、杨、肖、贾中有2人是优秀,根据条件(3)无法推出结论,此时仅可以确定陈是优秀,其他人是否优秀均无法确定。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以推出陈、肖中至少有1人被评为优秀成立,对应A项。
故正确答案为A。
85、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
题干重要信息:获得2个奖项的人说了假话,而其他人均说了真话。
第二步: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不确定,优先考虑代入法解题。同时,选项信息比较全面确定,可考虑排除法解题。
观察选项,发现四个选项中甲的获奖数都是2,说明甲的获奖数为2,根据题干条件“获得2个奖项的人说了假话”可知,甲说的是假话,故乙和丙的获奖总数不是5。
A项:乙和丙的获奖总数为5,排除;
B项:乙和丙的获奖总数为5,排除;
C项:乙和丙的获奖总数为4,保留;
D项:乙和丙的获奖总数为5,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6、参考答案:D
解析:定位文字资料第三段可得:年,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省份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和安徽;另有8个省份超过亿元。可知超过亿元的省份共有13+8=21个。
故正确答案为D。
87、参考答案:B
88、参考答案:B
解析:定位统计图2可得:-年,数字经济增速分别为15.80%、18.90%、20.30%、20.90%、15.60%、9.70%;GDP增速分别为7.00%、8.40%、11.50%、10.50%、7.30%、3.00%。故各年份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之差分别为:
年:15.80%-7.00%=8.8%>8.5%;
年:18.90%-8.40%=10.5%>8.5%;
年:20.30%-11.50%=8.8%>8.5%;
年:20.90%-10.50%=10.4%>8.5%;
年:15.60%-7.30%=8.3%<8.5%;
年:9.70%-3.00%=6.7%<8.5%。
比较可知,-年,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之差超过8.5%的年份有年、年、年、年,共4个。
故正确答案为B。
89、参考答案:D
90、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