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合肥国际企业项目中心项目
1、项目概况
东湖高新合肥国际企业项目中心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总用地面积95,.99㎡,总建筑面积,.92㎡,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27㎡,主要用于建设研发办公用房和服务配套用房;不计容建筑面积43,.65㎡,主要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建筑。
项目由合肥东湖高新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运作,旨在打造集战略新兴产业与市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产业园区,用以满足于省内外及新站区周边众创孵化、加速成长及成熟型总部经济等各阶段企业发展需求。本项目总投资为66,.38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41,.00万元。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业布局、因时施策,加快形成点面结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共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东湖高新合肥国际企业中心项目将有力支持新站区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标志性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群。
(2)落实“双创”精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
近年来“双创”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需进一步加快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项目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就是构建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社区,为大众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企业的孵化力度,加速推进应用研究发展之路。同时通过提高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规模,有利于促进开发区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3、项目可行性分析
(1)本项目的实施受到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
根据《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合肥明确在十三五期间,6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经济、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大新兴产业,力图到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实现双跨越,产值达到7亿元;同时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等4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年,合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的实施意见》、《合肥市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文件,从产业集聚发展、企业成长、创新研发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建立了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合肥国际企业中心项目定位为集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都市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产业园区,承载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创新孵化等功能,用以满足于省内外及新站区周边众创孵化、加速成长及成熟型总部经济等各阶段企业发展需求。
(2)本项目是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重点
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融入“长三角”、加盟“长江中游城市群”、衔接“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区域价值优势。东湖高新成立以来,秉承“研究产业、服务产业、投资产业”理念,探索“以产兴城”、“以城促园”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围绕“长江经济带”,完成了武汉、长沙、合肥、杭州以及重庆的产业布局;同时将以这些城市的科技园区项目为载体,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搭建助力城市与企业跨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平台,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合肥国际企业中心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公司环“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布局,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4、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体开发建设周期为5年,总投资使用计划为6年,总投资金额66,.38万元。
5、项目的经济效益
项目总体开发建设周期为5年,该项目部分销售,部分自持,内部收益率为8.40%(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为9.36年(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