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沟张兰林安徽淮北

任妙音-红枣树.mp:44来自安徽教育

当最后一抹斜阳洒在葫芦沟那片荒凉的土地上的时候,那座百年的茅草屋袅袅地冒着青烟。

葫芦沟是村子外面的一块庄谷地,解放前住着一村子人,六零年饿人那时,死的死,逃的逃。最后还剩两户人家。村子中间挖了一条小水沟,沟的两边点满了葫芦,农家人用葫芦炒菜,也用葫芦开瓢,开出的瓢里面放上草木灰,在太阳下晒干,把葫芦瓤抠出来,用来挖面,舀水。葫芦沟由此得名。

葫芦沟住着两户人家,两户两个姓,关系处的不错,就像一家人。东边马姓人家据说是从山东曲阜逃荒要饭来此入社。说话有点夸。西边住的张姓人家,从涡阳县的碾盘张家搬过来的,听说来了九辈人了。

七九年的改革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马姓人家分了一头小毛驴,张姓人家分了一匹黄膘马。乡下的农民都开始配置农具,木犁,木耙。杈,耙,扫帚,扬场掀,样样俱全。

自打分了单干后,老庄的人逐渐的搬到了葫芦沟盖房子,住户便多了起来。

麦黄是月,学生都放麦忙假,自然要帮助大人减轻点负担,女孩子拿着镰刀割麦,男孩子扶着架子车柄,待车子装满了,牵着马嘚哬的运往打麦场。

到了晚上,地里割下的麦子还得继续拉,大人心疼孩子,就让孩子在麦场上守着,别让小偷偷了。

张姓和马姓的麦场连着,张姓家留个男孩,马姓家留个女孩。男孩叫关子,女孩叫樱花。两个小孩就跑到一起聊天说话。

关子和樱花大了,上早学都是一起去,一起回来。樱花家有钱,樱花父亲是个手艺人,骑着自行车下乡扎薄蓝,扎簸箕。

上学的时候樱花给关子拿好吃的,给他零花钱。关子家穷,姊们多,吃饭都是问题。樱花时常偷鸭蛋给关子吃。

那年高考,关子和樱花同时落榜。满腹的希望变成了泡影。关子三天两头的赶集,樱花就和她母亲一起卖葵花籽。晚上哪里有唱戏的,放电影的,樱花和她娘就提着燃煤油的提灯,蹲在戏场外围卖。有个男人买了两包小芳牌香烟,一盒一块二毛钱,两盒烟樱花只收了一块四。再聪明的人也有算错账的时候,樱花的娘拿着秤杆子往樱花头上敲。樱花扔下提灯消失在夜暮里…

春天时,关子挑水,樱花拿着红芋秧子往土里插。红芋秧子发旺时就得锄草,遇到雨天不能用锄头,就用手拔草。

夏天的时候,关子和樱花来到打麦场上,坐在麦秸垛边上,樱花躺在关子怀里不说话。每次都是樱花娘喊樱花回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一个秋风瑟瑟的傍晚,关子跑到樱花家说,我去体检了,合格了,说是去很冷的地方。樱花红红的脸上绽开了一丝丝笑意!

关子走那天,村里的干部,学校的学生,敲锣打鼓的送他。关子胸口戴着大红花给乡亲们递烟。樱花躲在老槐树下偷偷的看关子,一会儿樱花哭了。

到了部队别忘了给我写信?我给你织的毛衣你带着,听说东北很冷。樱花端详地看着关子,有万分的不舍。

樱花,你好吗!我在部队很好,就是新兵连苦点,这里的老兵对我都很好,生活也习惯,望放心!

樱花抱着信,心情好似大海的浪潮,久久不能平静。

将近春节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关子接到了樱花的信。“关子!你津贴费够用吗?我给你寄点过去。我白天干活,晚上给你纳鞋底。在部队团结战友,苦练杀敌本领,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多学习文化知识,我要你考军校……

——深深爱着你的樱花

四年后关子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军校。在那个大熔炉里,关子似钢铁般的坚强,更似寒风中的松柏。

关子很久没有写信了,樱花心里好像少了什么一样,总觉得心里惴惴不安!

樱花!你的信!哪里来的?樱花迫不及待地问。邮递员看了看信封说:部队来的!

樱花接过了信紧紧的揣在怀里,生怕那信飞了…

樱花,请原谅我!我们不适合在一起,我有我的目标,我一个农村兵走出来真的不容易,我更不想过着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那样的日子我过够了。非常感谢这些年来你省吃俭用对我的帮助,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

樱花久久地趴在桌子上不知道哭了多久,慢慢的她把他所有的信件瞬间撕的粉碎,随着心一起撕裂…

一次军训中,关子违抗军令,擅自行动,给部队造成巨大损失。部队党委研究决定,开除关子军籍,归复原地。

关子背着行李,步伐蹒跚的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能清楚的看到葫芦沟的那个伴随他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老房子。

葫芦沟东边的马姓人家门口,张灯结彩,吹吹打打,鞭炮声声…

起轿!老知身穿粗布大褂走在前头。唢呐的凡子调吹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樱花远远地看见关子背个背包,呆木鸡似的站在路边。关子低着头不敢直视。送亲队伍里一个长辈瞪着关子,“我呸”!你也有今天!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樱花的妹妹想去抓关子,想用手指狠狠地挖他的脸,掐的稀巴烂!让他没脸见人。樱花一把拉住妹妹,别,姐求你了!我心疼他……

新郎戴着蓝帽子,帽子一圈箍着红绫绳,深蓝色的卡褂子上方口袋里挂个英雄牌钢笔,一米五五的身材在人群中晃动着…

关子仰起了头,看看蓝蓝的天,看看不远处的那个永远让他怀念的打麦场,还有那条百年的老葫芦沟……

作者简介:张兰林,男:安徽濉溪人,自幼酷爱文学,敬畏文字。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

责编:荆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47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