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儿子高考,没有体验填报志愿的复杂过程。分数下来,学校就确定了,填写志愿只是象征性的。这可不一定是好事哦!
今年邻居家的孩子高考,合肥八中理科生,姓李,就称李生吧。他的父母对于高校的事不懂,八中在高三组织过各类规划指导讲座,他们听的稀里糊涂。就委托老婆让我帮助填报志愿。
高考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李生按平时成绩估计能上安徽大学,他父母觉得他能考+,但是6月23号出分带来了惊喜:分,安徽理科名。
每位考生手上发有《安徽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书,上面有近三年的各类各批次各高校的投档最低分(名次),注意,没有专业投档分。高考志愿一批次可以填六所学校。俗话说“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根据往年的总结,六所学校里面要有略高于自己名次的学校,争取冲上去;要有跟自己位次相当的高校,那是预计可以上的;要有保底的学校,万一稳上的学校出现报考人数拥挤,把自己挤了下来。
这分数,我一听,恐怕我同龄人都会这么想,第一志愿非兰州大学莫属,,双一流A类,都有了。曾几何时,兰州大学在全国高校排名第六。但是,地域在如今高校的发展上比重越来越大,在考生心中的比重更大。西北沙漠边陲让李生和他父母不假思索,立即放弃。
我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在李生的家里一落座,我就提到了提前批志愿,第二天就要按班级填报了。“还有提前批?那不是军校警校的吗?”“普通高校当然有啊!很多都是名校。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不知道?”看他们一脸茫然的样子,果然不懂。
根据他的分数,我们找到了可以冲击的中南大学,一所更好的和双一流A类。提前批的专业有些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有些是学校的鸡肋专业,多数收分比第一批次低,少数收分比第一批次还高,比如电子科大和西北工大。中南大学的提前批专业是比第一批次收分低的王牌专业,地质、采矿、矿物加工和资源勘查工程。没错,是王牌,中南大学原本是中南矿业学院。我们当时给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打了电话,确认了专业。但是李生稍微停顿了一下,就放弃了,干脆提前批志愿不去填了。“长沙,这个城市……”李生摇了摇头,“要是成都多好。”地域啊地域,在年轻人的心中多么重要!这是放弃的原因之一。“专业太差。”“专业不满意的话,进校之后还可以调换。”我告诉他,他父母也知道换专业的事。“换什么换啊?自己提前批进去就是最低的分了,又是超水平发挥,哪能竞争过别人?”这是放弃的原因之二。最终,年提前批次投档分数公布,中南大学理科分,还是不够。
提前批里还有更好的双一流A类,往年收分更低,今年也不会例外(事后知道,分)。“中山大学,护理专业,并且不给转专业。”李生和他父母听了都笑了,男孩子学什么护理。
当提前批公布收分后,李生妈妈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一所名满天下、登峰造极的顶尖大学,分。去年也有,还收到分,专业当然不尽如人意,海洋科学、农学、食品加工等,可那是国立浙江大学!
考生填报志愿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这因人而异。李生不是竞赛生,没有特别具体的要求,只是像大多数理科生一样,偏向计算机和自动化,总之,带电的专业。他希望把前两个志愿用来冲击学校,后面的再考虑专业。
恢复高考之后,由于电力系统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华北电力学院深受考生青睐。如今,它改名为华北电力大学,分成了北京和保定两校。独立录取,北京校区的收分高于保定校区。李生的分数上北京的困难,上保定的稳妥。长沙都觉得城市差,何况保定,考虑了一会儿,李生放弃了。结果第一批次投档分数及名次公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分,名;保定校区,分,名。
原先打算作为第一志愿的河海大学,他家去新华学院高招咨询的回答是大约分。不过李生还是愿意冲击一下,仔细查看了招生专业目录,发现还有常州校区,而且,和本部是同一招生代码,简单地说,就是高分留南京,低分去常州。“常州怎么了?也是江南水乡呀。”“小城市。”李生摇了摇头,“小地方。”李生爸爸附和道,而且他肯定是低分进去的,放弃吧。
地域如此重要,那就像无数考生神往的一样,去魔都上海吧。令他神往的华东理工大学,底蕴深厚,身世显赫,无奈囊中羞涩,怎么看分数都少了一些。上海大学,当然要冲击的,李生放在了第二志愿。但是我告诉他,可能性很小,这就是要分析连续几年投档情况的缘由。这些年,上海大学收分和位次一路攀升,你在指导书里看到的位次已经需要冲击,今年更加渺茫。果然,上海大学今年理科分,名,与他无缘。
理科万名左右,除去医科、师范和收费高昂的中外合作类,我们的分析几乎穷尽了这一分数段的高校。原先放在第二志愿的武汉理工大学经过其他途径打听后放弃了。最终在我的建议下确立了西南交通大学作为第一志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并且在宜居的成都。
第三志愿才是最有可能进入的高校,李生及其父母都认可了。东华大学,位于上海的原华东纺织学院。觉得稳妥才仔细编排了专业顺序,当然是以计算机类、自动化类优先,其实这些专业几乎所有理工类大学都有。专业志愿也是六个。学校是平行志愿,专业是顺序志愿。平行志愿,每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我们被要求牢记的这句话,是实话,也是废话。除了据说只有几所很烂的学校之外,所有高校一旦提档,只要服从调剂,都是不退档的。就是说肯定被录取。因此填写平行志愿难度不大,也就是要想贴着分数线进校难度不大。那么,找专业升学指导机构填报高考志愿,收费少则几千,多则数万,为什么这么贵呢?也许贴着专业录取线进理想专业有难度吧。一般的原则是,拿出5分用于选择好专业,拿出10分选择最好的专业。问题是你愿意吗?
如果是发展均衡的传统理工科名校,理想专业志愿没能录取,退到下一个,下一个,再下一个志愿,其实学校的专业水平都很强。但是有些文理科名校,工科专业是新建的或者合并过来的,就是说,学校的专业之间的水平差别很大,那么理想专业被调剂的结局是很不幸的,专业志愿填报也是很难的。提供参考的高校专业投档分在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