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不是全须全尾的辣椒,还有野景野味和野

北京医院皮肤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8.html

全椒是一个县,位于安徽滁州市。初看名字,以为和辣椒或胡椒有关。其实不然。全椒有古老的历史。古老到什么程度?相传全椒是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的古椒国。高阳氏是谁?《离骚》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的,中国历史上就一个高阳氏,大名颛顼帝,黄帝的孙子。三皇五帝排第二。

椒,古国名。春秋时叫楚椒邑。后来分封全氏,得名“全椒”。从西汉开始设置为淮南国全椒县。至今没变。

从高速公路下来,很快拐进县道。导航显示,沿县道需行驶二十多公里。正是仲夏炎热时。公路两边行道树全是杨树。高高的杨树,树枝在空中交汇在一起,像一道绿色的拱桥,连绵不断地延伸到远方。车,行在林荫道中。心,安定下来。

秀美

越是往里行,乡村田野的味道越发明显:青青的水稻在清风中微微颔首;片片玉米嬉笑着露出整齐的牙齿。时不时闪过的,是架上一串串的葡萄。夏黑已经上市,其他品种尚需时日。天气比较热,田中看不到劳作的人。路上也几乎没有行人。车子不徐不疾,防着平交道口冒出的电瓶车。还好。虽有不多。

很安静的路,安静到寂静的感觉。全椒是典型丘陵地区,上坡下坡不断交替。前有有辆车,似乎在领跑。下坡很明显看到它,下坡便不见了踪影。不熟悉路况的我们,紧跟其后。有人带路,美得很!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大拐弯转过来,一条大坝没有任何预兆地出现了。经过大坝,看到在树木的掩映之下,有好几辆车停在那里。他们是老客吧?如果没有朋友介绍,我们无论如何找不到这里。导航仪上没有任何显示。路上跟车行,纯粹是凭经验和感觉。

下车没走几步,一个大水库豁然出现,一直在车里的我们惊喜莫名。极目远眺,一个个小岛像浮在水面上的绿洲,又像一块块翡翠,镶嵌在碧波之上。

岛上有什么?美丽的景还是可口的食?好奇心被高高吊起,无处安放。我东张西望,希望尽可能看到更远的地方。朋友呲溜得快,已经在一溜台阶下大声招呼。赶忙往下走,下面有一条船。到了近处却发现,不是船,是一个小码头。上岛,必须乘坐快艇!徽商的头脑,不服不行。

碧玉水面浮

上了快艇,按照船老大要求,全都穿上了救生衣。本以为阳光下穿救生衣很热,但船行水面之后四面来风。一点不热,很“舒爽”。快艇果然很快,带着转了两三个小岛后,在其中一个岛的码头前停了下来。我们怀了探索的心理,东张西望走上无名岛。

这个岛,是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岛上最好客、欢唱着迎接客人的,是一群可爱的小鸡。小鸡们比拳头大一些,正在变声期。它们叽叽喳喳交流各自的收获。客人们好奇的眼光,全然不管。

这情景,对有十多年农村生活的我来说,没什么新奇。孩子们不一样了。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何曾有机会看过这样的景?他们兴奋得大叫大笑,吓得小鸡们四散惊逃。正遗憾间,新的惊喜来了。一只鸡妈妈像个高傲的将军一样,率领一群“叽叽”叫唤的鸡雏,“咯咯”着走了过来。

小鸡雏,比刚才那群小得多了,估计个把月大小。这么热的天气,这个了不起的鸡妈妈真光荣。小鸡雏们把鸡妈妈团团围住,似乎这里才是安全的保障。确实也是。老母鸡护崽,不是笑谈。老鸡孵小鸡,我童年常见的景,算起来已有四十多年没再看过。

岛上的农家菜,咸货为主,配合新鲜采摘的蔬菜,别一番风味。

已是黄昏

品味了正宗的农家菜以后,沿水边在小岛上随意漫步。走着走着发现一个钓鱼的好位置。转身到后备箱取出钓鱼工具安营扎寨,开始垂钓。钓鱼不为吃鱼,捎带着在周边转悠,走走玩玩。忽然,清澈水底的蛰伏着的几只螺丝引起了注意。远离人群的青山绿水中的螺丝,闭着眼睛都知道,味道好极了。走到鱼竿处看看,没有鱼上钩。转身到车里找出一个塑料袋,挽起裤脚,下水到水边捡螺丝。

“这边有一个”,“这边有好几个”。孩子们在岸边东奔西颠寻找,指手画脚指挥。看达人捡有趣,憋不住了。什么怕水不怕水,嫌脏不嫌脏的,纷纷挽起了裤腿下水干活。很快,塑料袋沉甸甸了,一盘下酒的炒螺丝绰绰有余。收手,继续钓鱼。

五点多钟了。依依不舍的收拾钓鱼工具,再次乘坐快艇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小岛。回家才发现,玩了一整天却没有留心水库与小岛的名字。只能用无名岛称呼。

全椒的嬉戏,只有短短的一天,深刻美好的记忆却很久很久。这里去过的很多地方都不同:没有人工雕琢,没有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喧嚣,没有一点点商业味。出发前计划去拜访吴敬梓故居,在全椒完全忘光。

县道的浓绿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3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