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都市圈将有更多的安徽城市参与进来,三省一市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现在,人们所说的“江浙沪”,已经改为“江浙沪皖”了。而在8个安徽的安徽都市圈中,宣城的地理位置是特别的。这里是安徽省最东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浙两省的交界地带,是距离长三角中心最近的安徽地级市。
宣城的地理位置,在国内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地处长三角腹地,毗邻两个毗邻省份的超级省会,杭州和南京;分别为:宣城、宁国、临安、临安、宣州区、南京、高淳区。与合肥的首府,芜湖遥遥相望。宣城曾经也有发展的一条“一江不依二河”(一江是长江,两江是江苏、浙江)的发展理念,希望能“左右逢源”。
宣城是安徽最小的城市,它是在二千多年前正式成立的。但从现在看来,这座大城市和南京、杭州大都会的其它大中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地理位置固然是一条发展之路的一大优点,但要想找到一条符合自己发展规律的发展之路,就必须要做到这一点。随着商合杭高铁,沪苏湖高铁,京杭高铁和京福高铁在宣城汇合,贯通了这片山区,宣城的辉煌也即将来临。
随着宣城作为长三角后花园,在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下,也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短程旅游胜地。当长三角众多著名景点逐渐被挤爆的同时,宣城也迎来了一股清新、质朴的气息。许多外地人都是在初中的时候,才听说过宣城。诗人李白七次到宣城游览,所作诗词42篇,多为传世佳作,被誉为宣城最具代表性的旅行景点。
途中登楼观《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欣赏宣城的美景;“江南风景秀丽,夜深人静。两江照镜,两座桥下虹。”几句话,没有一句空话;这让很多没有去宣城旅游的人,浮想联翩。自此,谢朓楼声名大噪,直到今天,宣城的闹市区,才重新修建了一座。
李白还在《独坐敬亭山》里说:“群鸟翔高,只剩一片空。敬亭山与谢朓楼隔了数里,是宣城的精神支柱。除了李白,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等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曾来这里吟诗作对,所以,景亭又被称为“江南诗山”。现在,敬亭山上有竹林茶园,有石刻清泉,这里不仅有天然景色,更有人文气息,是一处悠闲散步的好去处。
“桃源之池,远不如汪伦给我一份情谊。”《赠汪伦》中所写的桃花源,也是在宣城。桃花源位于宣城境内,位于泾县境内,河岸风景秀丽,清晨的时候还会起雾,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古村东岸的陈家村与西边的万家村遥遥对峙,古老的街道上布满了参差不齐的鹅蛋子,两边的墙都是斑驳的,透着一股沧桑的味道。在都市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自然会更加地喜欢这里的风景。
宣城是中国经济中心地区难得的一块“世外桃源”,具有江南特有的风景;希望以后宣城的发展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宣城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