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外国品牌拍摄了一个标题为“起筷吃饭”的宣传片,不过视频里却处处透露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的歧视感。对此,我们想说“杜嘉班纳”劝你善良,光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就够探索大半辈子了!
小时候尝到的第一种味道,就是从家人手中的筷子上传递过来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于家的味道,也许南北的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统一。
中国地广人多,各个地方的美食文化差异也大。其中,八大菜系里的徽菜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不过,因为安徽各个地区的分布不同,所代表的美食也会各有风味。
淮南—牛肉汤
只要提起淮南,吃货们肯定都会下意识的接上一句:淮南牛肉汤!这些年到过的任何一个城市,基本上都会看到它的存在。可见,一碗小小的牛肉汤名声是有多大。
牛肉汤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能有一点马虎。光是一个汤底,就要用牛骨和牛肉熬制数十个小时味道才会变得鲜美。先将锅里放上一把Q弹爽滑的粉丝,烫煮成熟后捞到碗中,加上豆饼、千张,再把冒着红油的辣椒混入之中,撒上一把葱花香菜,一份合格的牛肉汤才算完成。
黄山—烧饼
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可以说是我们安徽景区的门面担当了。而让明太祖朱元璋都赞不绝口的黄山烧饼,也是每个去旅游的人必吃的一道风味小吃。
每天凌晨四点老师傅就要开始和面、搓酥、摘坯,一共需要历经20几道工序!历尽了多重磨炼的烧饼,拿到手里时就好似煮熟的蟹壳,表面被烘烤的层层酥脆,当咬下去的时候,瞬间碎裂开来,咸香的馅料加上薄脆的表皮,口感瞬间升华。
阜阳—格拉条
从来没有听过“格拉条”的人肯定都不会知道是什么,相传与苏东坡有关,是阜阳特有的一个食物,堪称是阜阳人的意大利面。想必,看到这才会有人知道“格拉条”原来是一种面条。
它的名字来源是因为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gela),吃的时候需要把里面的各种配菜搅拌均匀,所以被称为“格拉条”。格拉条的配菜可不是传统的豆芽、黄瓜、海带丝。鸡爪、腊肠、豆腐泡才是正主,最后再喝上一碗鸡蛋汤此生无憾了!
合肥—李鸿章大杂烩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也是李鸿章的故乡。相传李鸿章去访问欧美时,为了解决菜快吃完的窘况,就让人把残菜用大盆装加热后又端上桌,后来被外国人理解成英语中的“杂烩”。
令人咂舌的原料,鸡杂、肚片、火腿、面筋、香菇、山笋、海参。先用麻油烧酥,再装到陶盆里加上白酒、酱油等辅料,放在炭火上用文火慢烧,直到油青菜熟后才能端上桌,非常的讲究。一眼看上去红润油亮,香气冲进鼻子里,不管是配白饭吃,还是当做下酒菜都鲜美极了。
其实当心情不好时,去寻找美食治愈自己那受伤的心灵是也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