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城市分级
二线城市:合肥市;
三线城市:芜湖市、阜阳市、滁州市、蚌埠市、马鞍山市、安庆市;
四线城市:六安市、宿州市、淮南市、宣城市、黄山市、铜陵市、亳州市;
五线城市:淮北市、池州市
安徽省有1个二线城市,6个三线城市,7个四线城市,2个五线城市,安徽省的城市发展水平属于中等水平,因为全国大多数的地区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对于城市的分级国家并无明确的城市分级报告,本文所指的城市分级是来自一份以商业消费能力和商业环境为参考标准所做的城市分级,这仅仅是商业机构的一次城市分级,并非是国家认可的城市分级。忘读者悉知。
2、安徽省概况
现在说起安徽和江苏,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把这两个省联系在一起,尽管这两个省份是紧挨着的,但是因为在经济上的巨大差别,已经很少有人把他们放在一起看待。
但是在历史上,安徽省和江苏省同属于“江南省”,后来才被分为两个省份,现在看苏北地区其实和安徽还是有些相似的,江南省在历史上是比较富裕的,安徽的徽派建筑风格独具一格。
安徽历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算是朱元璋了,朱元璋出生在滁州市的凤阳县地区,其实明朝的开国班底大多就是这附近地区的人,这个也足以说明安徽地区的人杰地灵,到了近代,安徽的小岗村更是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潮,改革开放从农村改革开始,农村改革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这个制度是当时小岗村冒着巨大的风险而坚持的,所以也成为了农村改革的先锋和先河。
总之安徽省是一个不缺乏抗争勇气气质的地区,这个地区也是人杰地灵,能人辈出。
3、安徽省的经济
到了近代,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是最近这些年安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虽然人均GDP才元,在全国排名21名,把四个直辖市去掉,在全国的省份中排名17名,这个排名是比较靠后的。
但是安徽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足以说明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是比较大的,因为年人均GDP增速在全国排名第3位,仅次于新疆和陕西。
安徽省的经济整体发展都比较迅速,在16个地级城市中,仅有4个地级城市的GDP发展增速是低于全国水平的,分别是铜陵市、淮南市、淮北市和池州市。
安徽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是省会合肥市,合肥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年的GDP达到了亿元,增速达到8.5%,人均GDP达到了元人民币的水平,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了3.68万元,是安徽省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
安徽省GDP增速最快的城市是亳州市,年GDP增速达到了10.1%,人均GDP为元,平均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速度最慢的城市是淮北市,只有3.6%;
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合肥市,达到了元,其次是芜湖的元,排名第三的是马鞍山的元,排名第四的是铜陵市的元。
人口最多的城市是阜阳市,达到了万人,比省会合肥市的万还要多12万人,人口最少的城市是黄山市的万;
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是合肥市,达到了75%,其次是马鞍山的68.3%;城镇化率最低的城市是亳州市,仅有41%;
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是马鞍山市,达到了元,超过了省会合肥市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城市是宿州市,元;
从另一看消费能力的指标就是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最高的是省会合肥市,达到了3.68万元,说明消费能力是很旺盛的,这个指标远高于其他城市,因为其他地域的人也会到合肥来消费,这个是有虹吸效应的。消费能力第二强的是芜湖市,到了2.74万,消费能力最弱的是宿州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才0.98万。
总结:总体来看,合肥省最富裕的城市是合肥市,其次就是芜湖市和马鞍山市、蚌埠和铜陵。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