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凝心聚力,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画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促进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注重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民族村脱贫攻坚。砀山县马良民族村是一个贫困民族村,年以来,砀山县累计投入多万元,用于马良民族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共修建水泥路22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建成了村级光伏电站、扶贫工厂、电商驿站和水果保鲜库。马良民族村过去曾有大牲畜交易市场,村民有大牲畜养殖传统。结合马良民族村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以发展养牛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目前,马良民族村已有养牛合作社3家,养殖户10余家,全村牛存栏量达头以上。结合省民委扶持的“小蘑菇工程”,马良民族村利用每年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与果树枝条,积极培育食用菌种植业,村里的“菌之家”家庭农场占地亩、年产万菌棒,拥有木耳基地85亩,地栽72万棒,吊袋大棚36栋、万棒,年产干木耳20万斤左右,产值达万元,带动贫困户48户。
注重政策落实,切实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在砀城镇设立流动少数民族法律援助站,在南城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站、法律援助点,为少数民族提供就业、法律援助等服务。在县城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等食堂设立清真窗口,尊重少数民族清真饮食习惯。
注重民族传统传承,积极促进民族社会事业发展。砀山县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使真正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刘氏心意六合拳得以完整保护,并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11月在蚌埠举行的安徽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砀山县组队代表宿州市参加7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金牌8块、银牌9块、铜牌17块,奖牌数位居全省第二的历史 成绩。
砀山县还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与回民村结对共建,鼓励兴办民族经济实体,引进一批民族企业落户砀山,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2个。同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善于从事特色小吃、清真餐饮、食品加工的特点,通过政策扶持从事清真餐饮服务业多家,从业人员1多人,大大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第三产业的收入。
注重民族特色,促进民族聚集区民生改善。砀山县着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将曹庄镇许庄民族村列入美丽乡村建设,尊重回族群众意愿,打造特色村寨。建设安置房套、老年房40套和一个容纳60张床位的民族敬老院,村内新建扩建了金融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农资农贸超市、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体育文化活动场等,配套了村道路、安全饮水、电力通信、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等设施,治理了河塘沟渠,安装太阳能路灯余盏,完成了村庄亮化、绿化工程,人居环境“脱胎换骨”,民族村居幸福感大幅提升。许庄回族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无邪教创建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等三个“国字号”荣誉。(记者路杨)
文章来源:拂晓新闻网
免责声明: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联系,本人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