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至诚至坚追梦人宣俊追光者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从课题组第一位从事有机光化学合成领域的研究生,他遇见“光”、追逐“光”。到国际认可的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青年有机化学家,他成为光、散发光。他就是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宣俊教授。

光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以及物质创造的根本能量来源。利用可见光来开展化学合成研究将会是突破传统合成方法局限的有效手段,也是合成化学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宣俊就是这样的一位追“光”者。

年,有机光化学合成研究开始复兴。年,23岁的宣俊踏入华中师范大学开始攻读研究生,师从我国合成有机化学领域知名专家肖文精教授。“肖教授敏锐地意识到有机光化学合成的巨大潜力,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成为了课题组第一个从事有机光化学合成的研究生。”自此,宣俊与这个领域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传统基于光氧化还原催化模式的光化学合成反应大多会有反应放大量后效率下降、原料或产物共轭程度高时与催化剂之间的竞争性吸收、高成本催化剂使用等共性问题。宣俊研究组通过发展长波催化反应和无光敏剂参与的光化学转化,为解决光化学反应中的这些共性问题提供了思路。宣俊发展的系列合成方法学为多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功能有机分子合成提供了一个高效、绿色的合成平台,有望在医药、材料等诸多行业大展身手。“高效的科研生涯其实很短暂,我选择把科研热情和精力扎根于一个方向,以研究领域中尚未解决的共性难题为新的出发点,去探索解决方案。”宣俊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追“光”。

科研人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14年科研生涯,宣俊勇于创新突破,更保持着踏实严谨的科研态度。酰胺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结构单元之一,目前大约1/4的上市药物和2/3的候选药物都至少含有1个酰胺键。宣俊想要实现在无外加光催化剂情况下,使用可见光构建酰胺键。宣俊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利用亚硝基芳烃与卡宾的加成/重排反应成功实现了酰胺键的光化学构建。虽然此时他们拿到了产物核磁和高分辨的数据,已经可以差不多证明产物的结构。但为了排除其他异构体的存在,团队又耗时半年培养出产物的单晶,等到单晶结构最终确定后才将文章投稿。

在学生眼中,宣俊是为他们指引方向的那道曙光。“要对熟知领域保持‘合理’的质疑、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是宣俊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宣俊认为,本科生要尽早走进实验室,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学术视野,因此他的实验室常年向本科生开放。目前实验室已经累积接收30余名本科生,多名本科生参与的工作发表于CCSChem.,Sci.ChinaChem.等化学学科权威期刊上。参与项目的大部分同学均顺利进入包括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深造。

目前,宣俊在Chem.Soc.Rev.、CCSChem.、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累积引用余次。他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榜单。今年,宣俊获ThiemeChemistryJournalsAward国际学术奖,此奖项是由Thieme数据库三大知名有机化学期刊Synthesis、Synlett和Synfacts的编委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遴选,授予处于独立学术研究生涯早期,在有机化学领域取得出色成果并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青年有机化学家,今年全球范围内仅有86人获得此奖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5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