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南京,安徽人多还是苏北人多

今天走在南京街头,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口音,这既是南京包容大气的象征,也是南京令人着迷的一面。在众多的口音中,安徽口音具有较高的辨识度。甚是有人说,今天在南京,安徽人占了四层,甚至远大于来自苏北区域的群众。叫个出租车,发现开车师傅是安徽的,坐车小白领也是安徽的。因此,南京甚至被戏称为“徽京”。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翻开地理地图来看,南京的位置在江苏省难免有些尴尬。说苏南吧,好像不是那么南。位置又太靠西,到安徽马鞍山市20公里(都可以说是无缝对接了),到合肥也不过公里。到徐州、连云港则远至三百多公里。今天江苏有苏南、苏中、苏北的说法,实际上南京确切地说,属于接壤安徽的苏西区域。最为江苏省会,地理位置是不是好尴尬?!

其次,翻开历史地图来看,南京原来还真的是“徽京”。安徽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省份。当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设置了南直隶省。这个南直隶就是今天的安徽、江苏、上海(当时上海还真的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渔村),而首府就在南京。所以,很多安徽人,一翻本省历史,发现原来南京做省会的历史远长于合肥、安庆等。到清朝顺治年代,为了防止地方做大,分江南省(原南直隶)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安徽一名,一个安庆,一个徽州(今天的黄山市)。所以从历史来看,不仅现在南京的安徽人多可以理解,实质上,就是南京“土著”,当年也有很多是从安徽迁来的,特别是朱重八的兄弟们。

再次,翻开文化地图来看,南京不像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那边是典型的吴文化。有人说,南京可是吴国首都啊,不管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吴国,还是三国时候的吴国。但南京和苏锡常不同的是,受徽语文化影响很大,马鞍山人听到南京话都会倍感亲切。从这个角度来说,南京和杭州有些类似,杭州西部三县的淳安建德桐庐,即老严州,就是典型的徽派文化影响区,不同意杭州东部的吴语区。而苏北,则更尴尬了:比如说徐州的地区亚文化,古彭城,即不同于北面的齐鲁文化,又相异于南部的吴越文化。连云港,古海州,当年就是山东出几个县,淮安出几个县组成的。在同一个市里,虽然大家都吃饼,但北面的人对大葱的热爱,是南面灌云等县的人难以理解的。

又次,翻开经济地图来看,南京的经济辐射,是典型的往西照。东面的苏南地区,压根不把南京当回事,经济好点的地区,都称自己是小上海,上海的大腿抱得不要不要的。而南京北面地区,不知道是不是江苏人自己不把苏北当回事的缘故,苏北发展成了典型的灯下黑。这也是南京一直被指责首位度低的表现之一。而如今最积极参与南京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就是南京附近的安徽各县市。唯独尴尬的是霸堵合肥,手下的小弟们,不是如马鞍山等抱南京大腿,就是如黄山等抱杭州大腿。

再回到题目提出的问题,今天南京确实有很多的安徽人,也有很多的苏北人。不管哪里人多,提出这个问题难免有些尴尬。因为在南京的安徽人多,在南京的苏北人多,恰恰说明安徽、苏北经济发展较弱,大家都往南京跑。而且,现在最让两地头痛的是,跑到南京的,不仅仅是低学历的打工者,还有大量的高学历人才。这对当地的长远发展来说,才是更致命的。

而对于南京来说,虽然在省内的首位度不高,但是放在江南省的大地图来看,南京的首位度还是很高的。这也给予南京一个机遇,比偏安一隅的杭州更有机会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而这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当然也离不开众多的南京人、安徽人、苏北人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7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