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税收前十城市,安徽独苗合肥渐露l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朱玫洁

评估城市经济实力,国内税收收入的指标不可忽略。这是城市工商业、产业效益的直接体现。

一座城市如果GDP增长快,但税收还未跟上经济规模更小的城市,那么,很可能产业规模“上去了”但经济发展的效益还未实际凸显。

此次,本文聚焦于长三角GDP万亿强市,分析各市的年税收表现,并从“税收决定经济”的角度,观测这些城市又在年将“税收”投入哪些领域?

目前,长三角万亿城市有8座: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而美”的城市如嘉兴、常州虽城市经济人口规模更小,但税收已超过个别万亿城市。实际上,长三角税收前十强即为8座万亿城市再加嘉兴与常州。

杭州反超苏州,南通税收不敌常州、嘉兴

长三角万亿城市年税收收入排行分别为: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南京、无锡、合肥、南通。

尽管8座万亿城市中浙江仅占两席,但两座浙江城市表现突出,杭州、宁波唯二两座税收超过了GDP更高城市的“选手”。

年杭州国内税收超过苏州,宁波超过南京。宁波进一步拉开对南京的差距,杭州则在今年反超苏州。

年苏州国内税收以75亿的微弱差距领先杭州,但苏州今年增速较杭州落后10个百分点,苏州增长9.8%、杭州增长19.8%,最终杭州实现反超。

有观点认为,杭州作为MCN机构高地,去年网络主播纳税潮对杭州的税收收入影响较大。同时,受疫情影响,线上经济发展较快,包括在线工作、线上购物等,有利于杭州数字经济企业提高营收。苏州大量工业制造业的生产和用工更容易受到疫情影响。

细看两市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所得税,的确今年两城拉开差距较远。

年苏州企业所得税为.6亿,杭州为亿,苏州较杭州低57.4亿。年苏州该指标则低于杭州亿,距离增加了近亿。这是杭州今年国内税收反超苏州的重要分项,今年杭州一共超过苏州约亿。

另外,一个需注意的背景是各地都在推行减税降费,据两市官方报道:年,杭州税务部门全年为纳税人、缴费人降本减负.3亿元,苏州全年共兑现税费优惠.2亿元。上述数据尚无法确定两地统计口径是否一样,但值得综合参考。不排除两地企业所得税拉开差距或有苏州减税降费推行力度更大的因素。

总体而言,尽管苏州GDP总量高出杭州不少,但近年两城在税收收入上已竞争胶着、难分伯仲,显示出杭州经济效益相对更好的优势。

在长三角万亿城市中,南通是唯一国内税收收入低于非万亿城市的选手。来自浙江的嘉兴、江苏的常州都延续了上一年的微弱优势,税收超过南通。其中嘉兴超过南通约54亿,常州超过南通约8亿。

尽管早已有“苏锡通”替代“苏锡常”的声音,南通也确实在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方面领先常州,但就经济发展质量而言,无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城市的国内税收收入,南通都尚未超越常州。尤其在“民富”角度,常州居民人均收入较南通领先一个层次,个人所得税也领先南通约19亿,创造了相对优势。

另一个值得分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9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