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农村再改厕30万户左右,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让厕所真管用、能常用
“小孩小孩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刚过,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村村户户就忙着置办年货,春节氛围是越来越浓了。
“说准备年货,其实也没啥要特意买的,现在生活好了,鸡鱼肉蛋天天有,主要买点待客的烟酒,还有打扫卫生。”说到卫生,70多岁的大柳镇曲亭村村民梅相银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家里旧厕所改建了,现在跟城里一样用抽水马桶。以前露天厕所脏不说还不安全,冬天下雪还滑倒过。现在改了以后环境也好了,人进去也安全了。”截至年底,南谯区已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户,普及率达89.3%。
小厕所,大民生。去年全省完成40万户改厕任务。组织开展年以来财政支持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累计摸排户厕.19万座,发现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问题厕所5.57万座,已整改5万户,剩余0.5万户,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
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青山村归一山房(公厕)。(资料图片)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印发《安徽省“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下“绣花”功夫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徽风皖韵美丽乡村升级版。
“根据规划,今年全省计划再改厕30万户左右。到‘十四五’末,农村卫生厕所将基本普及。”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汤洋介绍。
厕所建得好,还要能长期用。据汤洋介绍,目前农村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地区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现象仍然存在,难以适应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需要。为此,去年,我省总结提炼19个一类县和年度13个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成效,精选14种模式供各地参考借鉴,创建16个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全省已建立了多个农村改厕乡镇管护站,基本实现农村改厕管护服务乡镇全覆盖。农村改厕管护体系延伸到了1.2万个行政村。
“培翠家的厕所出粪口盖板有破损,请安排修复。”去年12月23日上午,大柳镇华严庵村的网格员朱韩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