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年1月18日10时许,安徽省砀山县曹庄镇姜屯村北麦田一机井内发现一具女尸,经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系被人杀害后抛尸井中,且死者身份不明。案发后,砀山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由于受当年侦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案件久侦未破,也一直未能确定死者的身份信息。
图为晏龙。
8月4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砀山警方获悉:多年来,砀山警方始终未放弃对这起案件深入侦查。今年3月份,砀山县公安局DNA实验室技术民警晏龙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一丝不苟对数千条数据反复甄别分析,取样检验,在公安部DNA技术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最终确定了死者的身份袁某某,从而破获这起16年前的杀人案,嫌疑人张某某近日被抓获归案。
年以来,砀山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命案积案侦破工作,将“118”机井无名女尸案作为重点案件,专案攻坚,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刑侦、技侦、网安等警种为成员单位的专案攻坚工作组。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少付多次听取命案积案侦破工作进度,并指导案件侦破。为实现案件突破,专案组在宿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指导下,对案发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重新梳理、分类检验。
图为晏龙。
技术民警晏龙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论证,决定转换工作思路,既然确定不了死者的身份,那么能否从死者的社会关系入手,去反向推导死者的身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晏龙在数据库中搜集到了两千多条与死者符合一定关系的可疑人员信息。面对海量的数据,他一时又陷入了困难,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也没有气馁,更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手段去寻找解决这个困难的可能性。此时,晏龙想到了合成作战,利用自己研究的新方法,结合案情大胆假设推理,整合多种资源数据,反复求证。
又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整合数据,还原死者生前的社会关系情况,最终筛选出来13条符合所有假设条件的数据。在公安部物证鉴定管理处DNA技术专家的多次指导下,再对这13条数据进一步的核实摸排,最终找到了家住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死者的儿子郭某某,从而确定了死者的身份袁某某,案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事实证明,死者的儿子现年30岁,与晏龙推算的完全一致。
专案组立即赶赴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围绕死者袁某生前的活动情况及交往的重点人员进行细致调查,但一一查否,案件一度陷入困境。公安部物证鉴定管理处DNA技术专家徐秀兰老师期间多次与办案民警晏龙沟通指导交流,全面了解案情及现场情况,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在死者的衣裤上发现一处混合基因信息,经多名专家反复人工比对,最终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经民警调查发现,张某某自年至年间在河南开封打工,且生活作风不正,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在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侦支队指导下,专案组迅速制定周密抓捕审讯方案,对张某某进行抓捕。6月22日10时许,专案组在砀山县曹庄镇某村将张某某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对其犯罪事实进行如实供述。
图为晏龙。
年,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在开封打工期间认识了被害人袁某某,并发展为情人关系,因袁某某不停向其索要钱财,心中恼怒。年1月17日晚,张某某以带袁某某回砀山老家拿钱为由,将其从开封市带至曹庄镇姜屯村北,将其扼昏后,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割其颈部,杀害后抛尸附近一机井内,逃离现场。至此,这起尘封16年的命案积案得到了圆满侦破,还了死者一个公道。
张广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