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自3月初,在市场情绪化看多的推动下快速见顶,随后市场价格从单边上涨转为回调走势,当前持续处于高位盘整状态,正如笔者在《小麦:势如破竹,涨势惊人》一文中的提示和操作建议“小麦市场价格处于如此高位时,还是不宜盲目乐观,需要战战兢兢,多有敬畏,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建议在保持一定库存的基础上,充分运转起来,只有赚到手的银子才是自己的,否则只能是纸上富贵!”。
那么近些日子,部分市场主体对小麦后市的悲观情绪又从之前的些许苗头逐渐蔓延,小麦接下来是不是真的就转向了?我们还是综合市场现状和供需结构来做一些探讨!
一、对小麦后市悲观的来由
1、政策性储备小麦成交价持续走低
最低收购价小麦竞拍的成交均价已经连续3期持续走低,上周3月23日的成交均价的下降曲线更陡,中央储备粮小麦和各级地方储备粮小麦的轮出成交价也在不断走低,不仅表现在溢价大幅下降,更有甚者部分标段甚至流标。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小麦市场价格由强向弱转折呢?对此,笔者以为要科学客观地来判断:
一是,因为中央储备粮小麦和地方储备粮小麦竞拍底价一直在不断的提高,并大幅度接近甚至高于市场价,那么溢价下降或出现部分标段流标自然也很正常,至于“胆小鬼游戏”最终总是要有一方退却的。
二则,我们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目前投放的以15、16年居多,年份最近也是年,即便是再好的仓储保管条件,五六年前的小麦内在品质多少也有所变化!
三来,最低收购价小麦竞拍交易资质有限制,激进的贸易商和饲料加工企业被排除在外,那么一直相对理性的面粉加工企业持续竞拍后,备货数量不断积累,小麦库存数量也在不断加大,而时下正值面粉消费淡季,面粉经销商囤货数量和居民消费并没有出现恐慌性的放大,那么提货款加上超过全款三分之一的竞拍资金门槛,除部分不差钱的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之外,多数中小面粉加工企业还是有一定的资金压力的。
这也印证了笔者之前在《小麦:势如破竹,涨势惊人》一文中说所做的判断“如果终端面粉消费跟不上节奏的话,那么小麦市场存量也会越来越多,无论是从资金压力的角度还是心理角度抑制面粉加工企业继续高价抢购小麦的冲动,小麦的上涨步伐自然就会停下来,甚至会转为调整走势!”
虽然说面粉消费并没有跟上小麦市场价格的上涨节奏,但只是淡季效应的体现而已,并不意味着面粉的消费需求失去了或是被替代了。从面粉企业的市场收购价和最低收购价小麦竞拍成交率和成交价(考虑平均水杂增量+出库费用元/吨)来看,更有某些年份近的和常年品种优秀的区域的中央及地方储备粮小麦轮出依然可以在元上方成交!因此笔者以为小麦市场价格依然处于强势状态。
2、新季小麦的产情有所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22年新季小麦的收获期也越来越近,从近段时间的天气及中华粮网的调研来看,是好于预期的!倒春寒对小麦的产情影响非常有限,对于皖北豫南和江苏的部分小麦来说,反而缓解了旱情,而豫北鲁冀这些传统的小麦产区也并未出现极端天气,加上播种期有所推迟,小麦产情受影响同样有限。因此新季小麦的产情相对于前期有所乐观,从而对新季小麦的开秤价格和市场价格预期也有所下降。
对此笔者以为,22年小麦生产形势比较复杂,不到最后收获关头,一切都难预料。从豫北鲁冀这些传统的小麦产区秋汛对播种面积的影响角度来说,即便是风调雨顺,22年小麦的产量应该很难高于常年。那么在政策性小麦库存同比降低的情况下,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已经不可能启动,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和足够的市场调控能力,我们的政策性小麦储备应该还是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加强实力,何况新小麦登场后还面临一段时间的后熟期。
二、小麦后市的基本判断
最近新冠疫情出现多点蔓延之势,很多地方流通受限,这给小麦及面粉成品的运输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粉加工企业受物流因素影响,生产加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对小麦的采购和竞拍需求应该也有所下降。
因此结合当前小麦的盘整走势和面粉加工企业的库存状况,笔者以为小麦高位盘整趋势下,后期并不缺乏反复的上涨机会,但想回到《胆小鬼游戏终结》时3月初的高点可能性也极小,因此市场价格只有向下调整才构成赢利的机会!幅度越大,空间也越高!那么对于资金压力不大的市场主体来说,这又将提供一个逢低介入的机会!毕竟是民以食为天,何况在国家对疫情成熟而强力的管控下,疫情后续得以控制和阶段性消失也是必然!雨后天晴,阳光依然会普照大地!
三、操作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当前小麦市场价格的调整走势和疫情因素有可能会导致政策性小麦竞拍成交价继续下滑,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区域甚至不排除成交价有较大的下滑,因此综合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并选择合适的区域和竞拍限制条件,逢低介入的机会又将出现!
笔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安徽省双凤粮食储备库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