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差3分到排名前10,双非的我感觉经历了

复试已经结束一月有余,现在回想起来仍是惴惴不安、心惊胆战,有劫后余生的后怕和大难不死的庆幸。在看到待录取通知的时候,这一路走来的辛酸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化为笑谈了。选择考研至今,无数场景历历在目、清晰可数。

从去年差3分的辛酸到今年成功上岸的喜悦,像是一部剪辑混乱电影,不断闪回又一直卡顿,最终仍是庆幸有个Happyending。于是我想把自己的经历以及所思所想整理出来,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帮助,哪怕是一点点,也期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少走些弯路,多学些技巧。

个人情况

笔者本科就读于一所双非院校,报考的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初试成绩分,其中政治73分、英语一68分、新闻传播史论分、新闻传播实务分。初试排名第10名,复试第13名。

当年一战时因为差了3分与安大无缘,很多同学劝我选择调剂。但我就是认定了安大,我只想上安大。这种想法在当时看来真的是很可笑,即使放在现在也有“马后炮”的嫌疑。但谁能想到呢?曾经被嘲笑一文不名的自己现在也可以跟各位学弟学妹分享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酸涩。刘晓燕老师说:“只有你成功了,你过去经历的苦难才能成为你炫耀的资本。”所以,总归是想着能帮助到学弟学妹才是好的。

安大考情介绍

对比近几年的招生情况可以发现,安徽大学的学硕与专硕招收人数相对稳定。推免人数增加似乎成了一个趋势,预测年学硕推免人数也会保持在10人左右。此外,还可以发现,学硕与专硕的招生名额与招生简章相比都有所增加,年学硕最终录取60人,专硕录取了71人。

安徽大学以研究新闻史论见长,所以在出题中新闻史就占据了两道。安大近两年的真题有跳脱出参考书的趋势,而对热点的考察明显增加。实务写作的题型比较多,而且题量较大,所以在后期的练习中一定要严格把控好时间。

总而言之,安大的真题出的还是非常灵活的,要求我们将新闻传播的知识融进比较灵活的题目中进行回答,那么我们就需要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础知识部分掌握得更扎实,所以我们在前期复习中一定要打好基础。

专业课复习经验贴

因为我是二战生,总体复习进程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在此为大家分享一些学习方法与技巧。当然了,所谓的方法与技巧也都是在我个人的经验中被验证的,可能未必适合所有人。所以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要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主,有选择地进行参考,选择有益的经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补充。

01

参考书

安大学硕专业课分为两门,一门是新闻传播史论(),一门是新闻传播实务()。在择校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搜集参考书目,安大新传是不推荐参考书的,笔者根据复习经验向学弟学妹们推荐一些通用性比较强的书目,仅供大家参考。

新闻学: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传播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

新闻史:

《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蒋含平

《中国新闻史》方汉奇

新闻评论:

《时评中国2》

02

专业一:新闻传播史论

新闻传播史论主要包括5道大题,前几年出题比较规律,往往是中新史、外新史、新闻学、传播学以及热点规律分布,但是最近两年的出题比较结合时事热点,且新闻学、传播学以及热点结合比较紧密,题目更具“实战性”,更加灵活。下面,笔者将针对每门学科进行分析:

1、新闻史

新闻史包括中国新闻史与外国新闻史,题目主要来自于蒋含平老师的《简明中外新闻史》,但是笔者推荐可以将方汉奇老师的那本书作为补充,比如在年出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在《简明中外新闻史》上就一笔带过。大部分人都对新闻史很恐惧,年份记不住、报纸太多、报人太多等等,但是如果把这些知识点用时间线串联起来,就会容易很多。此外,大家在复习蒋含平老师的那本书时一定要注意课后题,因为往年好几次都考到过类似的题目。

笔者建议第一遍看书可以粗读,注意结合目录部分以及章节的大小标题将整本书的结构梳理清楚;第二遍在细读的基础上注意建构自己的知识图谱,笔者推荐使用X-mind做框架图。第二遍将知识框架整理完以后,背就完事。新闻史背诵的一大技巧就是将新闻事件放置到当时的时间节点中去考察,多去结合事件发生的背景,这样就会事半功倍,效率大大提升。

外国新闻史可以按照国别进行整理,比如美国新闻传播史就可以按照以下分专题进行分类,记住每个专题都可能会出一道大题。美国早期近代报刊(殖民地报刊时期)、政论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时期、大众报刊时期、美国主要报纸、美国通讯社、美国四大商业网、著名报人等。其他国家的新闻史也大致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梳理。其次,外新史也可能是糅合多个国家知识点出一道题,比如年的真题“阐述并比较英美大众化报刊的发展历程”,这样就需要我们在复习时将多个国家的新闻史串联在一起,比如政论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时期、大众报刊时期三个国家的代表报刊以及报人。所以大家在准备外新史的时候可以先准备国别史,然后再将各个时期的各个国家的报纸串联到一块去记忆。

2、传播学

传播学的知识相对于新闻史来说比较系统,整理起来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笔者再次强调一下“专题”重要性,这也是我去年一整年所有学科复习的“诀窍”。

传播学复习时可以分为以下专题,传播与传播学(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传播过程及模式、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传播学史(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等。

安大往年最容易考的知识点就是效果研究以及媒介研究。笔者还是建议大家在复习时能够有所侧重,但是这也并不是让大家放弃其他专题,总而言之还是希望能够做到“有效学习”。

同样,传播学的学习也需要建立框架图,甚至是每个理论都需要建立框架图。比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就包括研究背景、理论概述、特点、评价、网络环境下的嬗变、反沉默的螺旋等等。传播学刚开始接触很可能觉得比较难,尤其是对于跨考生来说,但是在多看了几遍书之后你就会发现,传播学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科。

笔者去年用的资料是一位考上南京大学的学长送我的资料,拿到书之后首先就是对整本书的框架进行了梳理,利用X-mind软件做了框架图,然后就是去背。当时一边跟着爱传播的课程,一边背相关专题的知识点,效率还是挺高的。

3、网络传播学

网络传播学可以说是每位考新传的学子必读的“红宝书”。这本书很厚,知识点也特别密集,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复习时能够有所取舍,把书读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一下就可以了,重要的还是要分专题进行背诵,比如网络传播的功能与属性、智能化技术下的新闻生产、移动媒体、社交媒体、互联网治理等等。

笔者去年是跟着爱传播的课程,背的是爱传播发的资料,学长整理的非常详细,强推。

4、新闻学

新闻学考点比较零碎,在考试时往往会和传播学以及热点结合在一起而且往往体现不出来,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不必花太多时间在这本书上,笔者建议书中理论熟悉,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就算是可以了。

5、热点

在这里不得不提热点的重要程度,综合来看这两年安大的出题风格,热点的占比越来越高,且多与新闻学与传播学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热点知识不是来自于课本,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去积累一些参考书目之外的知识。

多看论文、多看论文、多看论文,重要的话说三遍。笔者去年每周至少会看3篇论文,看不是目的,在看的过程中注意做笔记,好的小标题可以拿来填充自己的专题库,好的句子也可以整理下来作为自己论述题的语料。

笔者去年的热点来源除了论文就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7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