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干货丨暖湿气流来袭,南方和北方有哪些

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913-1.html

11月16日中午起,强盛的暖湿气流已经开动,进入广西、湖南。从太空中的气象卫星俯视,暖湿北伐的规模非常盛大,云图清晰可见。

干冷气流

顾名思义就是气流中水汽含量较少且气温较低的比较干燥而冷的气流,它的源地在寒冷的北极及西伯利亚高寒地带。秋冬季节,干冷气流引导极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冷空气团呼啸南下,所经之地,狂风大作,雨雪交加。当其引导冷空气进入我国时,常造成我国北部大部乃至全国的强冷空气甚至寒潮天气。夏季,干冷空气所引导的冷空气将会给经受酷暑的人们带来丝丝凉意。

暖湿气流

指温度较高且水汽较多的位于一干五百“五千五百米高空的偏南气流,它的源地在常夏无冬的热带洋面上。它的生、消、进、退决定着我国的降雨分布及其强度,它是为降雨区输送高温高湿水汽的输送带。向我国大陆输送水汽的暖湿气流有三个来源: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来自南海的偏南暖湿气流、来自西北太平洋西侧的东南暖湿气流。

干冷空气与暖湿气流汇合处就是降水天气频频发生之地。冬季,那里将是风雪交加;而夏季,此处则是雷鸣电闪,暴雨频频。盛夏,当暖湿气流十分强盛,而没有干冷空气时,在暖湿气流控制下的地区,气温高,湿度大,闷热难耐。

接下来,在台风残余、南支槽和副热带高压“三联”推动下,暖湿气流将如脱缰野马,加速到急流水准,以更大的规模、更高的速度北上,11月18日巅峰时,它们的势头甚至可以和夏季风媲美。

11月18日,暖湿气流北上规模达到巅峰,有大片急流出现。

暖湿气流都和夏季风差不多了,南方能不热吗?上次的文章中我们提到,11月18日前后南方8个省都可能达到30度: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现在看来,暖湿气流比预期还要强,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等地,也有接近或达到30度的可能性。11月中旬11个省逼近或达到30度,这十分少见。

11月18日下午气温预估可见,南方大范围超过25度,逼近30度。来自海德堡大学

那既然暖湿气流都和夏季风差不多了,冷暖空气交汇的主战场--北方,出现夏季般的降水也就不奇怪了。特别是山东、辽宁,可能有连成片的暴雨,辽宁丹东或大暴雨,可能打破11月纪录;而暖湿在渤海有可能拐个弯,来京津冀,所以京津冀可能也有中雨局部大雨,在11月也不多见。

然而,更激烈的天气将出现在东北平原腹地,尤其是是吉林、黑龙江两省。暖湿气流将和冷空气在这里“追尾”,盘成一个威力巨大的东北气旋;在气旋内,水汽、干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像多层肉夹馍,又似立交桥一样一层一层叠在一起,因此降水形态会非常复杂。

从官方预报图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降水,既不是明确的雨,也不是明确的雪,而都打上了斜杠。这不是说,吉林和黑龙江都是雨夹雪,而是说这里可能会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粒,一会雨夹雪,至于雨多还是雪多,甚至中间会不会突然浇一场冻雨,以现在的科技水平难以准确判断。

11月19日东北降水预报图可见,黑龙江、吉林降水很大,且形态复杂

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更坏的天气”。单纯的暴雪可以铲,这种雪冰水混合物堆在路上,不仅脏兮兮,更是难以清理,温度下降后甚至会变成坚冰,对交通的危害极大。而且,在气旋影响下,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的降水量非常之大,也可能打破纪录。如果把它们化成雨,有可能是大雨到暴雨;如果全是雪,有可能是大暴雪甚至特大暴雪。

年2月沈阳遭遇冻雨,路面严重结冰,影响交通出行。

因此,对吉林和黑龙江来说,这场大风大雪(雨),是彻底的坏雪、坏雨,致灾风险存在;

对江南、广西来说,这次罕见的大升温后,又会有更剧烈的纠正性大降温,过山车式的温度变化中,人非常容易感冒;

而对广东、福建中南部来说,在11月24日之前,大暖潮将会hold住这里的夏天,无法降温、无法解旱,也无法杀灭蚊子苍蝇。

官方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广州是稳稳的夏天,不会下雨

当然,对华北和辽宁,这场大暖潮和雨雪可以驱散雾霾,缓解干旱,总体上利大于弊。不过总体来说,这场大暖潮在不该出现的时候来,天气变化特别剧烈,南方温度如同过山车,北方雨雪强度很大,大家都应该做好准备才是。

试题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有关问题。(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

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2分)

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海暖流增温增湿。(4分)

2.乙国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壳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2分);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2分)

3.西北季风(2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2分)

1.根据经纬度及“大堡礁”可知甲国为澳大利亚,阴影区位于东北部的大分水岭,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得该阴影区全年高温多雨,即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从图中可知乙国为日本,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以多山的地形为主;冬季西北季风从日本海带来水汽,增温增湿,且位于迎风坡的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受到地形抬升,位于迎风坡的东部沿海降水多。

3.当日本盛行西北风时,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气压带与风带向南移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南半球风向左偏为西北季风,影响澳大利亚的北部。

高中英语人教版

我们是专业服务于高中生及高中生家长的英语学习平台,这里为您提供全面的高中英语学习指导、新鲜的高考政策资讯、专业的报考指南,为你的高考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5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