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既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所赐予人类的壮伟景观,在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史中,为数众多的中华名山更是承载着我们辉煌灿烂的瑰丽文化。
中国的名山众多,数不胜数,雄、奇、灵、秀,各具特色。百态千姿,各怀绝景。这些著名的山岳,引来人们竞相攀登游览。
本期开始介绍中华名山,今天是第一期,排不分先后,只是爱好并分享给朋友们,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谢谢。
一、安徽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接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南接黄山风景区,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九华山风景区面积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于唐天宝年间((壬午年)~)改名九华山。方圆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
二、张家界武陵源
张家界武陵源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山脉中段桑植县、慈利县交界处,隶属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部分组成。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区面积平方公里,属砂岩峰林地貌,素以峰、谷、水、林、洞著称。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国内外均属罕见,素有“奇峰三千”之称。在.2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中,有石英砂岩山峰座,峰体分布在海拔-1米,高度由几十米至米不等。峰林造型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每当雨过天晴或阴雨连绵天气,山谷中生出的云雾缭绕在层峦叠嶂之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若隐若现,景象变幻万千。
三、安徽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历史上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誉。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海拔米,方圆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
齐云山景区面积约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称。清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四、安徽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27′,北纬30°43′。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五、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风景区面积.6平方千米,东起黄狮,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包括多个大小景点。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对黄山最好的评价。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现在冬雪则成为了黄山第五绝。黄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所以黄山非但以景取胜,还是几千年来道家仙士的常游之所。李白等大诗人也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黄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岩石遥望青黑而得名。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唐玄宗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年)改“黟山”为“黄山”。千余年来,黄山积淀了浓郁的黄帝文化,轩辕峰、炼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名都与黄帝有关。
好,第一期先介绍到这里,欢迎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