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季中晚稻由南到北,陆续粉墨登场!相信很多人对年秋季新稻谷登场后价格持续下跌还心有余悸!确实,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一定是正确的,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也是不可取的。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只有看清楚趋势,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正所谓“因时而进,因势而为,应势而立”。
↑Cngrain特约摄影:陈武新稻谷登场市场价格回调
根据笔者对相关区域的市场调查,抢先上市的早熟中晚籼稻目前市场装车价已从元/吨回调至元/吨,虽然说今年因为低温天气较多的原因,早熟的中晚籼稻品质与往年相比有所提升,但是相对于后期的单双季中晚籼稻,无论是米色还是口感仍有一定的差距,李逵在路上了,李鬼低调一些也是应该的!
我们再看下面两张表格
9月4日-年最低收购价稻谷部分成交情况
对照以上两张表格,可以明确地看到稻谷市场当前比较强势的年江苏粳稻和安徽中晚籼稻无论是成交率还是最高成交价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调。正如笔者在《稻谷:正在上涨》一文中提到:
需要提醒的是19年稻谷当前的强势的主要原因是贸易商和农户存粮见底,国家更是出于呵护市场的角度,有意识的控制投放节奏,使得市场流通量保持一个紧平衡状态,并不意味着政策性库存不足。所以还是要保持一种谨慎乐观的心态。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19年安徽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入库数量为万吨,江苏19年粳稻最低收购价入库数量虽然不到70万吨,但是江苏的地方储备粮粳稻库存规模很大,再加上东北的万吨年最低收购价粳稻库存,可以说是库存充足,新陈稻谷接趟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从短期供需结构来看,面对新季稻谷逐步登场,当前稻谷价格的高位回调,尤其是粳稻也是正常的。
籼强粳弱的局面短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上面两张图表上看,中晚籼稻虽然只是属于区域性消费品种,但是14、15年超期库存的低价粮已消化的很充分,因此19年中晚籼稻从比价效应来看,强势就不难理解了,甚至可以部分拉动17、18年中晚籼稻的市场价格上升。
虽然说粳稻米的市场范围更大,但是除了江苏粳稻表现的比较强势之外,17年18年的东北粳稻乃至19年的安徽粳稻成交率都非常低,其主要原因还是数量庞大的14年15年东北粳稻的较低的成交价严重制约了粳稻米的市场价格,对普通粳稻市场形成了压制。由此可以推断,在巨量的14、15年东北粳稻库存没有充分消化之前,籼强粳弱的局面短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最近有则市场传闻,就是14、15年稻谷的定向销售万吨,从国家的最低收购价稻谷的库存结构来看,那么这次定向销售的重点品种应该是东北粳稻。若消息成真,粳稻的苦日子就熬到头了,或许有人会说,16-19的粳稻库存还很多,是的,确实是很多,但从它们的拍卖底价来看,并没有多少拖后腿的力量,只是会制约19年以及新季粳稻市场价格上涨的幅度而已。
今年的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可以启动吗?
从疫情后国家对政策性粮食的一系列措施以及高层最近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密集表态来看,国家对粮食问题极为重视。笔者的观点是今年的中晚稻最低收购价一定会启动。
但是受南方洪涝灾害影响,以及19年糯稻市场的火爆行情来看,20年新季中晚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应该低于19年。而经过稻谷去库存后的空置仓容能力也大大增加,叠加农户因疫情影响后的惜售因素,像19年那样的卖粮难现象应该不可能出现了。
更何况中央及各级地方储备粮的轮入需求也非常旺盛,这也意味着不仅今年新季中晚稻的市场价格底部非常扎实,而且会助推市场热情,部分地区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甚至会出现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场景,即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那么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的收购数量将会有一定程度的缩减。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收购趋势则还是要密切